俄羅斯沙地 時遠時近

俄羅斯沙地 時遠時近

俄羅斯與沙地阿拉伯從來非盟友,與俄友好的伊朗是沙地的同區「死對頭」,沙地亦長期是美國在中東的「勢力範圍」。然而,兩國政權皆不民主的共通點,以及在石油上的利害關係,令他們未至於為敵。

沙地在1980年代的蘇聯—阿富汗戰爭,金援蘇聯對戰方——阿富汗聖戰者,沙俄兩國要到1992年才恢復外交關係,普京2000年首次出任俄羅斯總統後,更要待至2007年才首訪沙地,甚至是首位官式訪問當地的俄羅斯領袖。目前,兩國在敍利亞內戰也分別屬於兩個陣營。

特朗普政策搖擺

然而,沙地王室近年對西方的信任不復當年,他們目擊2011年阿拉伯之春,西方拋棄長期盟友——在革命中下台的埃及總統穆巴拉克,擔心自己也有同樣下場之際,卻見俄羅斯對敍利亞總統巴沙爾不離不棄。2015年,美國奧巴馬政府簽訂伊朗核協議,亦令沙地擔心美國與伊朗關係會回暖;雖然特朗普上台後撕毀該協議,外交上亦親沙地,但因其政策朝三暮四,沙地亦難完全放心。

俄羅斯自2014年吞併烏克蘭克里米亞半島,惹來西方制裁後,就想以投資機會拉攏沙地,普京甚至心急與同樣是強人的沙地王儲穆罕默德建立緊密關係。前年《華盛頓郵報》記者卡舒吉(Jamal Khashoggi)在沙地駐土耳其伊斯坦堡領館內被沙地特工謀殺兼肢解後,各國領袖都與被視為主謀的穆罕默德保持距離,只有普京在卡舒吉案後兩個月的20國集團(G20)於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的峯會上,與穆罕默德有講有笑並擊掌。去年10月,普京再訪沙地,更獲禮待。
英國廣播公司/美國《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