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解放軍血染天安門的一年後,台北也迎來廣場學運。昨是野百合學運30周年,台灣學生聯合會、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等由年輕人主導的民間團體,重返自由廣場,手持當年「同胞們,我們怎能再忍受700個皇帝的壓榨」的橫額,呼籲執政黨不要以立法院優勢,封殺多元意見。立法院長隨即發文,指如今呼吸一般的自由民主,得來不易,要更加珍惜。
台灣學生聯合會、台灣青年民主協會、台灣公民陣線、經濟民主連合延續野百合學運精神,昨日發表「青年國會改革宣言」,提出現今立法院不足之處,表示「在擺脫700個皇帝的壓榨之後,改革尚未完結」,要求執政黨正視立法院的改革問題,不以國會議席多數,封殺多元意見的討論空間,應容忍黨內不同意見。主辦團體即日起至4月16日於自由廣場前以貨櫃、木鐵馬佈置展覽。
立法院長發文籲珍惜民主
當年野百合學運首批靜坐的學生、台灣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理事周克任發言時指,過去很多野百合學運領袖,現在都擔任政府要職或國會議員,應該承擔更多決策責任,因30年前提出的很多訴求至今尚未落實,包括制訂有台灣主體的憲法,政經改革時間表也還未完整,年輕學子應該自己救自己。
不少當時留守廣場對抗威權政府的學生,現時已是政治體制內的中堅分子,但在昨日,大部份野百合領袖沒有對當年學運發文談感受,只有為數不多的黨政高層在社交平台留言,民進黨秘書長羅文嘉在facebook上載家庭照及留言:「多年前的今日……」
歷史里程碑 實現總統直選
立法院長游錫堃則稱,野百合在台灣歷史上有重要意義,包括促成1996年總統直選,「台灣人民有了香港人羨慕的雙普選,奠定自由民主的基礎,使台灣成為華人文化圈的第一個民主國家。」他又指,因為自由民主得來不易,因此要更加珍惜。
野百合學運又稱3月學運,當年因700多位資深國代挾總統、副總統選舉權以自重,加上國民黨的非主流派發動「二月政爭」,1990年3月由學生發起了野百合靜坐運動,人數最多時有6,000學生參與,約兩萬市民聲援,學生提出「解散國民大會」、「廢除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及「政經改革時間表」等四大訴求,促成國代全面普選、立院全面改選及總統直選。
台灣蘋果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