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喪屍 - 戴耀廷

法治喪屍 - 戴耀廷

我以前不會用「香港法治已死」的說法,但現在也用了,真正的觸發點並不是警務處處長最近的「法治災難論」,而是在保釋離開監獄後,回到港大法律學院,看見學生們在牆上的塗鴉。他們質問:「香港仲有法治?」諷刺地,我回去是要與學生討論法治教育的工作。若他們認為香港已沒有法治,我不得不問自己,繼續推動法治教育還有沒有意義。我最後說服了自己,即使香港法治已死,在香港仍是需要繼續推動法治的。

當然大家明白法治已死之說,只是一種擬人的表達方法,法治並不如真實的活人般,死了就不能做甚麼。法治包含多個元素,包括了獨立的法院,即使有些人認為香港法院也受壓不能再為港人的權利提供足夠保障,但仍有很多人相信香港法院還是獨立、可信的。或許嚴謹的學術評論是不應用擬人的表達方法的,但香港法治當前的一大挑戰,是我們正在面對一場法治論述之戰。

今年《財政預算案》的四億五千萬有關法治的撥款,說是用來加深港人對法治認識及實踐,但明眼人也知道是因為當權者看到港人對法治已有很深的認知,故必須加大力度去進行「反教育」。若能令更多人接受法律只應用來維持社會秩序及推動經濟發展,卻不應用來制約政府權力和保障公民權利,成功建構起威權法治的論述,那麼當權者就可以更順暢地利用法律作為統治工具。

為了抵擋當權者來勢洶洶的論述攻勢,我認為採用擬人的表達方法已不能避免,因可以更生動地把香港法治的狀況向公眾展現出來。或許這種表達方法是不完美的,怎也會扭曲一些現實狀況,但現在不是做法治的學術研究,而是在參與一場守護香港法治的社會運動,在採用的語言上自可寬鬆一些。當然我也希望大家能繼續認真去閱讀關於香港法治及法治理論的嚴肅學術著作,那會更全面及更精準地了解香港法治的真像。

掌權者不受制約才是問題

以下是我再用擬人法去描述香港法治當前的境況,香港法治不只是死了,更成了活死人的喪屍。整個法律體制雖仍在運作,但已喪失了自主、靈氣及人性。法治的確期望官民要守法,但市民不守法,自有執法者去拘與檢,法庭亦會作出裁決。因此,從來犯法的人不會對法治構成根本的威脅,因所有法律制度本身必然具備執行的機制,令犯法者受懲罰而減少觸犯法律的人。

但當掌握法律權力的官員不受法律制約,甚至操弄法律去達到法律以外的政治目的,結果是公民本應受法律保障的權利不斷受到所謂合法侵害,令大部份人對法律失去了信心,那才是對法治的最大及真正的威脅。法治之死就是源自權力不受制約,這就是香港法治的「死氣」所在。表面看是多了人不尊重法律,但究其因是因為掌權者不受法律制約,令人對法律失卻信心。在反送中運動以來所看見,上至特首,下至街上的防暴警察,權力都不受有效的制約,無論是有形或無形、體制內或體制外。

但更甚者,現在當權者在權力不受制約下,正利用法律去打壓異見者。香港法治雖死了,但這無靈魂的軀體仍在四處走動着,因它已變成了喪屍,法律被用來吞噬活人。當權者現正想盡方法給香港法治這活死人化妝,為它塗脂抹粉,披上一層活人的外皮,為要矇騙更多人。這就是那筆四億五千萬撥款將來的用途。

香港法治雖已變成了喪屍,但法治的生命種子,在過去幾年,透過幾場社會運動,已深深植入香港的土壤中。民主就是唯一可以能把這法治喪屍從病毒中拯救出來的血清。在未來的日子,港人會前仆後繼,想盡方法把這民主血清注入香港法治喪屍的身軀內,使它回復靈氣與人性。可能更多人會犧牲,但我相信會有很多人願意這樣做。正是香港法治已死,就更加要推動法治教育,傳播全面的法治觀,希望香港法治能有浴火重生的一天。
戴耀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