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連4分1都還沒有過去,但已經可以說是NBA歷史上最不幸的一年。首先就是在剛剛跨年的元旦日,貢獻良多的前總裁史坦(David Stern)病逝;繼而是在二月,才退役了三年多的拜恩(Kobe Bryant)與女兒(圖)意外去世,令全世界籃球迷傷心欲絕。然後到了這個月,武漢病毒向全球爆發蔓延,美國也無法倖免,爵士的法國裔兩屆最佳防守球員高拔(Rudy Gobert)確診後,NBA球賽緊急煞停,常規球季將暫停最少30日,之後會否繼續完成本季賽事,仍然是未知之數。假如病毒持續肆虐,最壞情況可能整季報銷,NBA 74季歷史以來,將第一次沒有總冠軍。
這次疫症風暴,可以說是近代NBA承受過的最嚴峻威脅。這算不算是NBA最差的時代?也不算,從前70年代尾到80年代初(也就是史坦接任總裁之前),球員間毒品流行,公眾對「太多黑人」的NBA興趣不高,甚至試過總決賽在電視上只有深夜錄播而沒有直播,那個「黑暗時代」肯定才是史上最差的時期。現在的NBA財雄勢大,應該承受得住這打擊,不過後續的損失和影響,恐怕亦要好幾年時間才能夠完全消化。
我自認不是那種盲目的「正能量」信徒,不過今次NBA停擺,加上Kobe的離去,實在令我不禁想:也許到了這種時候,球迷會更加感受得到,能夠看一場球賽,見到喜歡的球隊和球星獻技,其實是一件幸福的事。像我這種老球迷,年復年地看着每個球季順利決勝結束,不免會有點麻木,並且覺得理所當然,這是一次機會讓我們思考,要多點珍惜我們已經擁有的東西,你永遠不知道明天會怎麼樣。
喬靖夫
小說家+武道狂+籃球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