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市求存】沙士開業 疫後大翻身 短線旅行社冇工開派口罩

【疫市求存】沙士開業 疫後大翻身 短線旅行社冇工開派口罩

【疫市求存】
旅遊業寒冬有多寒?先看數字。根據香港入境處數字, 2020年香港人出境人數(包括所有關口) 1 月有677.7萬,相較2019年同期774萬,下跌12%。未夠寒?除了旺角十室九空,我們走到屯門旅行社集中地華都商場,3樓的旅行社十室九空,連賣海外電話卡的小店都說生意下跌,平日報團人龍排到隔籬舖的情境不復見。此刻,自己生意自己救,旅遊業也是。

當日少有地營業的旅行社大航假期由陳燕萍創辦,難道生意疫市反彈?「當然不是,我們的生意跌至零。」她苦笑說。旅行社九成做中國短線遊,「廣東三天為食團、廈門高鐵團、溫泉團」,幾百元左右,有酒店嘆、有自助餐食,廣受中年人和退休人士歡迎。擁有17間分店的陳燕萍表示,公司團隊超過300個全職導遊,每月至少出3,000團、一年有約100萬客人,好景時生意額超過2億港元。

不過,自農曆新年開始,武漢封城,中國多個城市採取不同程度的措施,自此大航假期生意一落千丈,每月生意額不足10萬。首當其衝自然是導遊收入。

陳燕萍日前率領一眾同事到坪洲派口罩,她說:「在辦公室只是退錢,沒甚麼生意,不如出來幫幫人吧。」

導遊月薪跌半

Brian在旅行社工作超過三年,經驗尚淺,不能帶利潤較豐厚的歐洲長線團,主打中國短線遊。現時零出團,收入由約2萬元跌至底薪加津貼約1萬元。剛結婚的他無奈說:「不幸運,希望疫情快點過去。」公司生意依賴中國線,自武肺蔓延,行程和導遊也漸漸轉移至東南亞、日本韓國等短線。不過,疫症全球爆發,東南亞國家採取不同程度的隔離措施,日本韓國已宣佈港人到埗須隔離14天。「農曆新年後,有一團出發去韓國(仍未實施隔離措施),原來有30多名團友,最後也只有10多人出發。」

面對如斯情況,不少旅行社紛紛停業止血。陳燕萍也集中火力,只開幾家門市,但卻堅持出底薪給同事。同事在辦公室冇工開?她擔起大旗,與同事在世界各地搶起口罩來,跑去派口罩,「坦白說,在辦公室只是退錢,沒甚麼生意,不如出來幫幫人吧。」這天,她便一行九人,帶我們到坪洲派口罩。口罩成本每個約2元,全由公司出資,加上過百萬元每月舖租支出。入不敷支?「用之前賺的錢墊支,惟有樂觀一點。」陳燕萍說。

被炒後搞一天團

樂觀心態源自旅行社的身世。2003年沙士期間,做導遊的陳燕萍被解僱,苦無出路,和幾位朋友夾錢開旅行社,由本地一天團做起。幸好沙士持續幾個月後,旅遊業開始有起色,失業大軍頓時翻身。這次武漢肺炎,她預料影響比沙士長,至少半年才漸漸恢復正常,但也不想解僱同事。政府早前宣佈撥款約96億元,向旅行社派發約8萬元資助,陳燕萍坦然「好過冇」,慨嘆旅遊業要轉型非易事,因為議會規定只能賣旅遊產品(即旅行團、酒店等),賣行李箱、旅遊精品也屬違反條例。「窮則變,變則通,不過我們又不能變太多」,她說肺炎後,首要之變是「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中」,開拓更多東南亞、歐洲線。

記者:袁志敏
攝影:鄧欣、盧君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