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市求存】政府派8萬蚊「好過冇」 旅遊業大寒冬沒有機如何飛?

【疫市求存】政府派8萬蚊「好過冇」 旅遊業大寒冬沒有機如何飛?

【疫市求存】
全球超過125個國家及地區均有武漢肺炎確診個案,對於外遊等於返鄉下的香港人來說,尤其痛苦。鄉下之首的日本暫停香港人免簽證入境安排,並要隔離14日;台灣禁止港人入境。想轉戰歐洲?俄羅斯都對香港人封關。美國、意大利停飛香港。有機不能飛,旅行社首當其衝,如何自救?

香港人的旅遊意慾自農曆新年過後急劇下降,本地旅行社生意首當其衝。根據民航處資料,今年2月經機場離港人次共874,000,比起去年2月2,827,076人次下跌約七成。疫市求存,各旅行社推出種種優惠,由數百元的東南亞五天旅行團,到三千多元的歐洲八天遊也有,價錢相當吸引。記者於周末下午前往旺角的旅行社集中地──銀行中心,大樓兩層共數十家旅行社,只見過一位顧客,各大優惠似乎未見成效。

旺角旅行社街大樓兩層共數十家旅行社,只見過一位顧客。

推優惠 「市民必定反感」

上市公司縱橫遊開業42年,常務董事袁振寧直言現今市況之差屬前所未見,比2003年沙士更慘烈,「沙士對香港影響最大,但今次的影響是全球性的。」公司每月營業額約4,000萬元,去年的反送中運動令旅行社每月的營業額下跌一至兩成,但農曆新年過後,營業額更是急劇下跌,預計今年3至4月生意比武肺前下跌九成。「2月後,大家開始不在乎哪個國家有多少宗確診個案,抑或哪個國家發出了旅遊警示,市民只認為3、4月份不應該出外旅遊,即使旅行社推廣優惠,也會容易惹來市民的反感。」

縱橫遊嘗試趁機推廣優惠,但面對着韓國、日本等多國的隔離及封關政策,縱使想推廣旅行團,亦沒有太多旅遊地區選擇。「先不管這些優惠會否增加收入,但在這非常時期,推廣旅遊會成為眾矢之的,必定會引來市民反感。」袁振寧一臉為難。難以開源,惟有節流,縱橫遊全體董事在3月份減薪一半,而員工則放有薪假期,是否放無薪假期則視乎疫症發展。領隊底薪一般只有約2,000元,即使放有薪假期,收入亦難以應付生活。袁振寧無奈表示:「整個航空業現時就如停頓了。」即使旅行公司盡力推廣旅行團優惠,但航空公司停止服務,沒有航班,如何旅遊?

近年市面冒起多間新派旅行社,一改傳統旅遊模式,以深度遊、小型旅行團、冷門地區如格魯吉亞等作招徠,輕背包旅行社便是其中之一,負責人之一吳蚊蚊以「班長」來形容自己的領隊身份,團友則是「同學」,「我只不過是對這些地方比較熟悉,到達當地後是由大家一起去發掘新事物,感覺就如一群朋友去旅行般。」旅行社四年前成立,全公司只有六位員工,四位負責人同時擔任領隊,另外兩位同事負責行政工作。公司於2019年約有25團出發,疫症之下,旅行團的數量減少了近一半,營業額下跌六至七成。

副業多 寫專欄搞網店

現時吳蚊蚊的員工以home office形式工作,只盼不用讓員工放無薪假,「對我來說,若沒有健康的身體,多多錢也無法賺。」對於航空公司的航班改動她同感無奈,加上各國又不斷更新入境政策,輕背包成員只能每天長期留意着最新消息。顧客紛紛取消行程,幸好旅行社除了出團,亦會恒常地舉行活動,包括講座、工作坊、興趣班,為他們帶來一點點額外收入。吳蚊蚊笑言只能見步行步 ,幸好自己早已習慣這種收入不穩定的生活,因為她跟其餘的負責人一樣,都是自由職業工作者,除了經營輕背包,大家都各有副業:專欄作家、慈善機構負責人等,吳蚊蚊則正在經營一間網店,售賣從世界各地搜羅的工藝品和服飾,訪問當天亦正準備出發前往尼泊爾拍攝旅遊節目。

今年2月中,政府向持牌旅行社發放一次性8萬元津貼,所有旅行社受惠,但兩位受訪者異口同聲地說幫助不大。同一時期,20多家旅行社,包括縱橫遊,組成了香港旅行社解困大聯盟,向政府提出訴求,希望政府可以與大型地產商洽談,寬減租金。一次性津貼固然非治標之法,但錢的話,二人還是認為「有好過冇」。

袁振寧相信港人仍對旅遊充滿欲望,樂觀地認為香港作為一個大城市,生活壓力大,相信市民即使暫時無法出國,內心都在蠢蠢欲動。他借鑑2003年的沙士和2011年的日本311大地震,災難過後,旅遊業便迅速反彈,相信是次武漢肺炎亦不例外,疫症過後,生意來個V形反彈。

縱橫遊開業42年,常務董事袁振寧指出現今市況之差前所未見。

袁振寧預計旅行社3至4月的營業額將會下跌九成。

武肺蔓延全球,已有不少航班停飛。

輕背包四位負責人都各有副業,吳蚊蚊經營網店,偶爾會到市集賣物。

輕背包旅行社專辦小型旅行團,尼泊爾登山團只有數位團友。

面對大疫市,吳蚊蚊笑言只能見步行步。

機場冷清vs興致勃勃 點解繼續飛?「邊度都危險」

香港國際機場一分鐘有一飛機起降,2018年全球最繁忙機場排名第8(資料來源:國際機場協會),這是往事。如今在機場離境大堂走上一圈,只有冷冷清清幾群人,原來機場也會有安靜的一面。

武肺肆虐,但去旅行的人依然存在。一對夫婦準備好口罩和雨衣,即將出發前往西班牙,「去旅行如果要擔心,不如唔好去。」 即將前往新加坡的老夫妻反問記者:「有乜好緊張?反正邊度都危險。」一位青年正準備前往倫敦參與學校旅行,父母反對亦無阻旅程,只因「全班同學都去,一早買好了機票。」歐洲排華情緒日漸升溫,青年聯絡過當地朋友,友人指出倫敦街上沒有人戴口罩,並勸告他千萬不要戴,「因為戴口罩會被人打」。

面對武肺的打擊,部份航空公司推出機票優惠吸客,未計稅項只需幾十元一張機票。平日每當優惠一推出,網民都會立即搶購一空。現在優惠推出了兩天,仍然有很多機位可選。「這陣子的機票價錢十分抵,碰巧我們有一個短假期,便去一趟旅行吧。」 一雙年輕情侶趁着優惠期,出發兩天前買了往馬來西亞的廉價機票,來個即興假期。

泰國政策搖擺 「想去也去不了」

「我沒有任何未來的旅遊計劃,即使眼見機票優惠也不敢買,因為我很害怕會到受感染。」一位小姐臉帶愁容,全因採訪當日泰國政府凌晨公佈了隔離14天的措施,消息混亂未知能否入境,她最後放棄旅程,白行一趟。本來不想浪費早於疫症前已訂好的機票,但卻遇上當地政府突然封關,她顯得有點狼狽,「現在是外國政府對香港人封關,即使我們想去也去不了。」

現時香港國際機場離境大堂十分冷清,是近年奇景。

目的地:西班牙
「旅行要擔心,不如唔好去。」

目的地:泰國
「外國政府對香港人封關,即使我們想去也去不了。」

目的地:馬來西亞
「機票好抵,碰巧有個短假期,便去一趟旅行吧。」

記者:黃曉楓
攝影:林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