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避免武漢肺炎疫情蔓延,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在今年一月底封場,直至3月11日才重新開放部份康樂設施,惟室內籃球場至今依然關閉。一眾球員若然要在疫情下打球,只能到街場跟隊,令多區室外籃球場皆出現「爆棚」場面。
學界籃球馬拉松或六月舉行
為免人多聚集及減少社交接觸,康文署決定繼續關閉場館的多用途主場內其他隊際運動設施(如籃球場、排球場、投球場等),加上教育局早前宣佈學校不早於4月20日復課,令所有籃球隊亦難以維持恆常訓練。不過,在停課停工的日子,一班籃球健兒也不會24小時安坐家中,朱耀明及官健好兩位教練透露除了趁機增值自己,多研究不同的技巧和戰術外,也不時跟學生相約到街場鬥波。朱sir笑言一星期打五天,反而更了解學生特性:「平時練波可能好規劃,一定要佢哋跟住咁做,但𠵱家會見到佢哋平時鬥波嘅打法,更加了解佢哋優點及缺點。」不過,他強調鬥波也需注意衞生,現時也不會強迫球員一起打。
今年大部份區際學界及精英賽因疫情取消,雖然學體會曾指全港學界籃球馬拉松有機會在六月下旬舉行,但一班教練並不樂觀。林碧怡直言健康是首要考慮,亦擔心學生在訓練不足的情況下復賽增加受傷風險:「小朋友可能乜都唔驚,但我覺得要等疫情受控,大家喺安全情況下比賽。同埋假設四月復課,五月練到波,但球員太耐冇郁導致肌肉力量不足,會好易受傷。」至於呂銘彥則指馬拉松若如期舉行也只是聊勝於無,因學生球員最寶貴的回憶是跟隊友一起奮鬥的過程,可惜他們今季只剩一片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