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作•抗疫】三文治盒變口罩「仲有陣碎蛋香」

【手作•抗疫】三文治盒變口罩「仲有陣碎蛋香」

【手作•抗疫】
防疫用品供應開始穩定,坊間還出現了各式各樣的「口罩套」、「開門神器」,大家一定也有不少漂白水樽、維多C樽在家。本身從事設計工作的方奕恆,平時沒多少娛樂,最愛就是逛家品店攞靈感及做手作。三年前與「軸物行者」的朋友研究upcycling,也撻起了他的創作癮。開設facebook專頁「垃圾手作」,以家居廢物upcycling成市面能買到的生活用品,將廢物用到盡,賜予新生。

防水透氣可換芯 剪裁好極貼面

研究編號076 垃圾口罩殼系列 碎蛋三文治可換濾芯口罩
最近阿恆都戴這個上班,一個外科口罩可剪成兩個替換濾芯,對口水多的他而言較外科口罩透氣舒服。
研究編號073 防疫金手指
以唇膏殼和酒塞改裝,㩒電梯必用。

武漢肺炎襲港期間少出街,加上home office,阿恆便開行turbo,用防疫用品的垃圾再創作一系列防疫用品。研究中有以2.5公升漂白水樽改裝的「卷紙與手抽紙Converter」;以滴露樽把手改裝的「2合1出門神器」;還有以同事的維多C樽改裝的「乾淨企理批皮器」等。但代表作一定是進化近十代的防水透氣可換濾芯口罩。「其實我這人好多口水,嘴邊總是濕濕的,除非我不說話,若我一說話,普通外科口罩好快就濕透,專家說口罩一濕掉就沒用了,所以我需要一個濾紙離開嘴巴,又防水的口罩。」「我現在上班戴這個。」那是以兩個三文治膠盒叠起來、啪鈕連接、罐頭拉蓋剪出的鋁片作鼻夾的口罩,兩層膠盒間夾着以一個口罩剪成兩份的濾芯,兩側剪出透氣孔。「有時半片用一天,講得嘢多就半天換半片,好襟用。第一天同事見到笑我似隻雀。有些同事見我用白色廚房紙做濾芯,話似護墊。」這口罩厲害在以卡其色膠布封邊位,剪裁極貼面且舒適,配上磨砂間條盒仲有無印良品簡約feel,頭幾次用還有淡淡碎蛋或吞拿魚沙律香,OK喎。不過防疫始終有危機,戴返個頭盔,設計都是實驗性質,未經任何科研或醫學測試,加上他讀設計出身,才能剪裁出貼合自身面形的高度防漏膠口罩,家庭觀眾切勿模仿。

膠樽變家居用品 件件硬淨耐用

在阿恆家,記者跟攝影師像在玩photo hunt,到處細看。樽蓋造的掛鈎、櫃子把手、燈罩;洗潔精樽變的廚房紙架、水瓢、浴室掛鈎;藥樽加酒塞加保鮮紙鋸齒刀變膠紙座;用樽蓋改裝的單車頭燈,還連接人力發電的腳踏裝置,絕不是得個樣自high,選材嚴謹件件都硬淨耐用,阿恆話:「好多都用咗三年㗎啦。」還幸老婆不是購物狂,不覺得被剝奪行家品店買家居精品的樂趣,倒是煩惱收納,「佢儲到一屋都係樽,廚房、客廳、枱底,櫃底度度都係膠樽,統統唔准丟,係呢度煩啲囉。」且他堅持只以簡單家居工具如鉸剪、𠝹刀、螺絲批等創作,超級貼地,隨手可作,「我理想的垃圾手作,是每個人盡量處理自己家裏的垃圾。好多人把沒洗乾淨的膠樽回收,結果膠樽發霉發臭,同樣不能用。但你自用,一定洗得好乾淨!當你知道好多廢物可以變回有用的用品,你可能會反思,其實好多東西,你真的需要嗎?即使你買,都會變得好珍惜每一件物件。」

試驗品口罩二代目
紙包飲品盒防水又易剪裁,兩層設計也可以換濾芯。不過長方形豬嘴外形實太樣衰,接受唔到。

研究編號076 垃圾口罩殼系列 韓粉mask
學韓式口罩立體設計,且可攤開徹底清潔。兩個樽蓋作呼氣口且可換濾芯,但呼氣口太小,呼吸困難。

研究編號020 洗手液膠紙座2.0
以洗手液樽、保鮮紙鋸片及酒塞組合的膠紙座,讓膠樽生命無限循環。

研究編號074 口罩加密緩衝棒
以唧唧揼的粗管改裝,可有效卡住綁繩式口罩的繩子方便使用,更紓緩久戴口罩耳背痛問題。

研發中… 卷紙與手抽紙Converter
因為早前搶紙巾時家裏只有卷裝廁紙,索性以漂白水樽製作Converter,將卷紙變手抽紙使用。

研究編號040 宜媽牙刷牙膏架
以沐浴露同膠樽蓋改裝,出品質地上乘耐用持久,一直服務方家浴室。

研發中… 維多C乾淨企理批皮器
同事們食多了強身健體維多C,鋁樽質地優良,用指甲銼打磨後成刨皮器,防果皮周圍飛。

研發中… 2合1出門神器
坊間已有㩒電梯及勾住門把的出門神器售賣,他以滴露樽的把手已可製作一個。惟體積較大,正朝的骰精美的方向研究中。

溫馨提示,要順利剪開硬淨的膠樽最好用有鋸齒的花草鉸剪,否則膠易跣走,會剪傷自己。

試驗品口罩一代目
以果仁罐加3M冷氣機濾紙作物料實驗,不過K Kwong都說過濾紙太疏,可能要用夠三層先有作用。

記者:陳慧敏
攝影:張洛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