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2日將載入世界金融史冊。這天全球股市暴跌,美國歷史上出現過三次熔斷,一次在亞洲金融危機,上周一和周四發生了另外兩次。上周四,歐洲市場大跌,英、法、德等主要國家股指跌幅過10%,加拿大、巴西、菲律賓、韓國、泰國等九國出現熔斷。導致全球股災的導火索是最近的國際油價暴跌,油價暴跌有石油輸出國內鬥原因,根源在於擔憂世界經濟放緩、需求減少,而這一切的根源在於擔憂新冠病毒全球蔓延。
其一,油價暴跌。3月6日,第八屆油組(OPEC)與非組織產油國部長級會議在維也納未能就減產計劃達成一致。3月7日,沙特發動了石油市場的戰爭,大幅降低售往歐洲、遠東和美國等國外的市場的原油價格,對外宣稱將立即增產,日產至每天1,000萬桶以上。
3月9日,WTI原油期貨跌幅迅速擴大至27%至每桶30.07美元。布倫特原油期貨大幅跳空低開,開盤跌25%,隨後跌超31%,報每桶32.14美元;創近30年來最大日內跌幅,而今年以來,原油價格已從高位每桶71.75美元急跌,短短兩個月時間就出現了價格腰斬。
沙特因石油儲量世界第二且開採成本低,俄羅斯與中國簽有25年長期銷售協議,俄羅斯藉拉低油價扼殺美國成本較高的頁岩氣公司。石油低價戰短期內難以解決。
其二,新冠病毒全球蔓延,形成金融恐慌。3月10日,意大利累計確診總人數為10,149例,死亡631例,死亡率高達6%。並且,德、法、西班牙等地出現感染人群。公眾人物和政要感染加劇了恐慌,意甲、NBA球星感染導致全聯盟暫停賽事,加拿大總理夫人感染,總理被隔離等等。
3月1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13日起將暫停所有歐洲國家公民前往美國的旅行,這一措施為期30天。「60%-70%在德國的人將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德國總理默克爾10日在議會黨團會議上發出這樣的警告。這些都對12日金融市場帶來極大恐慌。
世界經濟格局變化的劇痛
其三,中美貿易戰發酵。貿易戰以來,世界經濟格局開始變化,新冠疫情加速了這一趨勢。國際跨國企業紛紛從世界工廠中國轉移,產業鏈在重新整合中。貿易戰對日韓等對中美都佔出口比重較大的國家影響更大,日本經濟去年四季度萎縮了7.1%。
其四,中國經濟停擺,下滑趨勢明顯。首先,石油需求減少。1月下旬至今,從湖北到多個省市開始封城等措施,一方面新車銷售銳減九成以上;另一方面,城鄉居民出行暴減,私家車用油幾乎停止。其次,大面積停工停產,石油需求銳減,經濟停擺,財政收入銳減。再次,先行指標大跌,經濟前景不佳。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的2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僅為35.7%,比1月大幅下降14.3個百分點。中國因素直接衝擊了國際油價和對世界金融市場產生了影響。
其五,美國經濟下滑預期。對美國經濟近期出現危機的擔憂,導致美國長期債與短期債券收益率曲線倒掛,因為投資者拋售短期債券,購買30年類長期國債所致。美國股市持續上漲十餘年未經歷大調整,任何風吹草動都會成為下調藉口,美股調整又拖累了全球股市。
其六,世界經濟增速放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主席格奧爾基耶娃3月4日撰文表示,新冠蔓延,IMF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將低於2019年的2.9%,並將在未來幾周內發佈修正後的預測。這將使2020年全球產出增幅維持在自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準。此前,IMF在1月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增長率為3.3%,當時的預測是基於貿易局勢向好。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3月2日報告稱將2020年世界經濟增速預期從2.9%下調至2.4%,甚至降至1.5%。
股災導火索是油價暴跌,油價暴跌根本原因在經濟下滑需求減少,而這一切源於新冠,有效控制新冠病毒蔓延股市才會變暖。
賀江兵
中國金融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