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嘯後美推3輪QE 印鈔買債券激活信貸

海嘯後美推3輪QE 印鈔買債券激活信貸

【小知識】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簡稱QE),是一種非常態貨幣政策,通常當官方利率已降至零厘甚或負水平時採用,俗稱現代版「開機印鈔」,由於央行具備創造貨幣以達穩定金融的政策目標,故操作上央行只需透過「打大」本身資產負債表結餘總額製造資金,然後在公開市場或向金融機構,持續定期購入債券等資產,帶動信貸市場流通,維持低息刺激經濟。

2008年雷曼倒閉,爆發金融海嘯,聯邦基金利率趨降至近零厘,同年11月聯儲局啟動量寬,動用8,000億美元救市,到2012年間前後共推3輪QE,買入半官方機構按揭抵押債務證券(MBS)、美國國債等資產,當局又承諾長期低息,務求令冰封信貸市場復活。

歐央行去年重啟量寬

期間,聯儲局資產負債表由風暴前不足1萬億美元,擴大到4.5萬億美元支持買債,至2014年10月才正式停買,結束6年QE,步入收水時代,2015年底至2018年底,美聯儲共加息9次(共加2.25厘)。不過受總統特朗普經常炮轟要減息,主席鮑威爾亦「半跪低」,縮表規模減少以至停止,去年8月美聯儲還開始「預防性降息」,是10年來首次。

近期議息後維持利率不變,但加碼買債的歐洲央行,其實去年9月已宣佈重啟量寬,當時存款利率已降至-0.5厘,每月購入200億歐元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