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長假,漫長的抗疫日子,子女天天留家。算算日子,還有一個多月才到4月20日,屆時還可能要分階段復課,何時才能重踏校園,仍是未知之數。
中、小學早已開始網上教學,派發功課,這一個多月的學習進度放慢,其實並不是甚麼大件事。悠長假期帶來最大的挑戰,並不是子女學習慢了,而是他們在不知不覺間建立了壞習慣。
長假染惡習 父母需監察
壞習慣之一,是子女有堂而皇之的理由時常對着電腦和手機。他們既要網上上課,又要網上做功課、交功課,家長過往設定的螢幕時間限制早已不被理會。日日長時間上網,一邊做功課,一邊開啟另一視窗偷看自己喜歡的網頁,神不知鬼不覺。遇上父母突擊檢查,輕輕一按、切換回到功課介面就可以了。
壞習慣之二,是晚上越來越遲睡、早上越來越遲起。沒有時間表的生活,容易把人養懶。再加上課外活動全部取消,天天閒留在家,看看電視、打打機,輕鬆愉快又一天。說到底,這是一場對學生自我紀律的考驗,考驗他們的毅力、自我控制、自我鞭策的能力……換一個字眼,這在考驗他們的EQ(情緒智商)。父母的角色,是協助他們訂立和執行假期中的日常生活架構,建立他們於外在規管減少之下的自我約束能力。到將來升讀大學,或離開學校後進入社會大學,一個人有沒有自制力、能否自覺設定目標、自覺努力向目標邁進,自我紀律就成為了關鍵所在。
撰文:蘇菲
有小型飛機師牌的媽媽,拒做直升機家長,讓孩子翱翔。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