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解咁多人迷戀正常 - 畢明

點解咁多人迷戀正常 - 畢明

在意大利宣佈因為武漢肺炎封閉北部14個省分之後,我的意大利朋友仍然很有生活態度,滿不在乎的告訴我:「我不怕,我就是要正常生活」。(西人大部分都這樣)

正常禮儀親面擁抱、正常歡樂群聚社交吹水、正常dolce vita!

朋友很多都是意北人,別誤會他們活在意南,一時意識不到意北的緊張;更何況疫情不等人,言猶在耳,迅雷不及病瘟已經席捲全國,意南意北皆出事了。

心態,決定抗疫生態。

香港人見過棺材,會流淚,也見過鬼,很怕黑。沙士流過的淚,回歸後撞過的港共鬼、中共魔,是你教我們知道痛和邪惡的。

NBA球員Rudy Gobert中了肺炎之後公開道歉,說自己"careless and make no excuse",說他惡作劇四圍摸那些訪問Mic時不知自己已中了招的。

咪係囉。但無知不是藉口,你跟本不知道自己是否一件社區生化武器,便沒資格掉以輕心和不戴口罩。武漢肺炎的奸險,是它瘟了你之後卑鄙地給你「偽正常」,去若無其事堅持正常,以偽正常作為手段,去慢慢黑化你周圍的日常,令腐敗了的「偽正常」越擴越大,你成了幫兇而不自知。

"Indeed the safest road to Hell is the gradual one ──the gentle slope, soft underfoot, without sudden turnings, without milestones, without signposts"── 英國作家C.S. Lewis的智慧,又何止於《獅子·女巫·魔衣櫥》。

也別賴敵人太高明。疫神的手段路數,醫學專家已揭破兼俾晒貼士,你還唔識死,佔勇武高地扮我唔驚,高呼我要正常!是口腔期的愚勇和冇常識的白癡。

有新聞報導說,不少歐美澳的年輕人見瘟疫如獲至寶,真正飛身把握「別人恐懼我貪婪」,便宜機票不買白不買,If I die I die,唔驚得咁多,"I feel like if the coronavirus would get even more serious and like wipe out a large amount of people, I might as well be somewhere having fun"。

年少多好,太低智罪無可恕。用昨日的常識面對今日的戰疫是自己失敗。

在真正的危機臨近時underreact,便會在不必要的事情overreact。口罩不戴,廁紙卻喪買。

正常有錯嗎?在不正常時期,如果你的正常可以對抗不正常,就一定要堅持,像英女皇優雅地Keep Calm and Carry on。

英國皇室有繁細的禮貌訓條,風雨地震瘟疫不改,其中一樣是皇室人員的行裝打扮,女士的,包括手套,是必須。就像小王子們幾多歲前都一定要穿短褲,不准穿長褲一樣,否則太中產、太不貴族、太鄉郊了。所以你從沒見過小Prince George,小威廉王子等穿長褲。

手套,英女皇戴了超過70年,見外賓、握手,一定戴着由Cornelia James出品的brushed cotton手套,近年想輕一點用swiss cotton。手套有「正常」的指定長度,讓舉手揮手時不會因為衣袖拉短露肉,皇家手袋中更「正常」地備有多兩對替換。

她不causal,她是germophobe,不停握手的女皇靠手套保護她的手乾淨衞生及耗損。反而戴妃當年,入宮的日子久了,手套縟節認為不夠親民便反叛不戴,奶奶還大動過肝火。

也有香港朋友對我說:「唔想影響正常生活」。見暈。

瘟疫,正常?

點解咁多人迷戀正常?太陽是升起了但明明一切沒有正常。嚴重認為「正常」是過譽的。它是一個comfort zone,一點安全感,一些懶散,讓人不面對現實,逃避改變。

瘟疫,係唔正常的,面對自己,調整心態,改變生活吧。就像那些堅持香港法治正常的人,法治瘟疫、執法瘟疫、良知瘟疫面前,還不經大腦地支持香港黑警、黑律政。

如果正常可以令自己更好、世界更好,Keep。如果正常下去會令自己不好、世界不好,變。

正常的重要在「正」,不是在「常」。

要在壞了的世界否定腐壞堅持正常,壞腦的是你自己。要在壞了的世界做的,是改變生活、改變觀念、改變世界,讓壞了的重歸正軌。壞了當正常,才是最壞。

照常公務,照常環遊列國的人,太迷戀楊千嬅的《別阻我開心》:「出張機票遠行,無謂替我擔心,為我操心的請不必阻我找開心」。可惜你沒本事負全責,你死你病不緊要,但別四處染毒播毒,害己害人害街坊。

Tom Hanks都中武漢肺炎,不是要告訴你人生中你不知會拿到哪一款朱古力,是提提大家未洗手,唔好拎嘢食。

還借《Apollo 13》的名句提醒世界:"China, you have a problem"。

我怕死,我們要鬥長命,因為我信疫症完,暴政都未完。

IG:budmingbudming
FB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udmingBud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