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夠回到香港的從前,停留24小時,你會選哪一年代哪一天?會做甚麼呢?」太太在家宅得出菰時候,開始了她的「如果」遊戲。穿越是她至愛,大人開盤,我自然乖乖埋位。為求真實,還下了遊戲設定:「你要跟足規矩,為免影響歷史,不能見家人、朋友、同學」。好,來認真的?那讓我想一想。
六、七十年代或更早,香港有點破落,木屋區印象很深,還是不要回去。八十年代經濟起飛,百花齊放,充滿生機,這是輝煌時期……對了,我選1986年12月,為的是可以看梅艷芳第一次在紅館的演唱會。想定了日子,自己也笑起來,美好事物陸續浮現。怎能不懷念梅艷芳,2003年她穿着劉培基設計的白色婚紗,在舞台上徐行而唱:「斜陽無限, 無奈只一息間燦爛,隨雲霞漸散, 逝去的光彩不復還」,自知時日無多,回頭一望,令人心碎。朋友撲了票,我不敢去看。之前在澳洲讀書工作,回港時間不合,亦一直未有機會聽過她的演唱會。引以為憾。我們這年代的人,沒有不愛她,除了歌聲沉幽滄桑,後無來者,她還是香港之女。記得梅艷芳在六四時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嗎?記得在東方三俠中那爽朗的蒙面女俠風采?1986年,剛出道幾年,梅是芳華正茂,對未來充滿憧憬的「壞女孩」、「妖女」,她第一次踏上紅館,唱《蔓珠莎華》,會是甚麼模樣?
穿越要趁早,八時到舊居附近,紅磡庇利街口大排檔吃早餐。毫無懸念的選擇,要在這裏叫滿整枱食物:豬紅粥、牛脷酥、炒麵、糭、葱花腸炸兩,然後在鄰檔來一杯絲襪奶茶。這些食物好像今天也有,但其實不一樣,油條沒即炸,粥底出蠱惑,芽菜瘦得看不見,腸粉一早拉起,怎或便於製作,不可寬恕地加了澄麵。每一樣都走了樣,氣炸人,上年為了找一碟似樣的炸兩,走遍港九,最後放棄。1986年,買一份明報慢慢嘆,我想感受一下,預知查良鏞先生會在兩年後提出「雙查方案」,穿越時看他的社論,會是甚麼心情。
早餐之後,父親及姊姊已上班,安全,可以在舊居附近逛一逛。以前覺得有一些小巷特別陰森可怕,一直繞道避開,今次可以探個究竟。鴻興士多,除了有汽水、餅乾、酸木瓜、雪條、花街朱古力、白蘭地、三蛇酒,還有玩具槍、鐵甲人、扭蛋。今次必須查證,這間甚麼都有的街坊士多,究竟賣着多少古怪產品。轉角租小說的店,有全套《浪子高達》,很多人不知,是倪匡先生寫的遊俠鹹書,香艷露骨,當年一看便流鼻血。共八集,記得未看完。現在鹹濕文字已成絕響,可惜,其實文字有文字好,還是倪先生寫的,十時開門,必定要睇,睇完過海。
曾經以為,可以回到從前,必然會去流浮山及青山灣吃今天已失蹤的七日鮮、金邊方利以及蝦背全是膏的青背籠 。到真正決定的時候,結果沒有選擇吃海鮮。少小離家老大回,最懷念的還是故人舊物,更希望去中學附近的地方懷緬一下。午餐有二個選擇,一是百樂戲院附近的「心戀」(很厲害的名字),吃西餐,鐵板黑椒雞扒,或是新都戲院附近的星加坡餐廳,吃海南雞飯。當年覺得黑椒非常吸引,不過,一邊近女校庇理羅士,一邊近聖保祿女書院,最後選聖保祿居多。幾十年改不了慣性收視,穿越的一天,依舊去了星加坡餐廳。
佛說法,天降蔓珠莎華,紅色,花葉兩不相見,又名彼岸花,據說有魔力,能喚起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