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訪港旅客人數創新低,但大自然的來客並無減少。環保團體綠色力量的調查發現,剛過去的冬天有逾1,400隻斑蝶由華北飛來香港過冬,比前一個冬季多一倍以上,當中港島深水灣的斑蝶數目更錄得近22倍升幅。
同區數量歷來第三高
斑蝶有從寒冷地區集體遷往和暖地區過冬的習性,每年10月起均有無數斑蝶從北方南下香港過冬,在翌年2至3月北返。由2009年起進行「越冬斑蝶調查」的綠色力量昨公佈2019冬季的調查結果,在本港多個最大型斑蝶越冬地之中,屯門小冷水錄得的斑蝶多達649隻,較前一年冬天增加約1.5倍;深水灣亦錄得521隻,增加近22倍;大嶼山分流及水口錄得200隻及68隻,分別增加7%及減少22.7%。
綠色力量高級環境事務經理單家驊表示,雖然小冷水及深水灣錄得的斑蝶數目較前年顯著增加,但兩個地點的斑蝶數量歷年均呈反覆現象,例如小冷水在2015年曾錄得1,596隻,深水灣在2017年亦曾錄得1,122隻,各年數目差距很大。但綜合過去十年調查結果,近年明顯呈上升趨勢,其中2019年深水灣的斑蝶數量便是有調查以來第三高,反映當地是重要的斑蝶越冬地。
單家驊又估計,小冷水與深水灣、分流與水口的斑蝶,很大機會屬於兩組來自北方不同地區的斑蝶群,前兩個地點多錄得烏鴉型斑蝶,於每年的11月至翌年1月均有紀錄;而後兩個地點多錄得老虎型斑蝶,約10月便出現,但至12月已幾乎沒有紀錄。
由此推斷,小冷水和深水灣有機會是斑蝶的越冬地,斑蝶會於該地逗留至冬天完結;而分流和水口則只屬中途站,斑蝶作短暫停留之後便再飛往其他地方。現時亞洲地區仍未發現老虎型斑蝶的最終大型越冬地點,但調查發現分流和水口是牠們的中途站,有助了解老虎型斑蝶的漫長遷徙路線。
■記者李雨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