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膽相見:肝炎病毒大不同--甲乙丙丁戊型 - 潘冬平

肝膽相見:肝炎病毒大不同--甲乙丙丁戊型 - 潘冬平

最近的新型肺炎冠狀病毒疫情引起了大眾對病毒的關注。病毒是最簡單最細小的傳染性病原體,但病毒的致病機理及能力卻是最複雜及變幻莫測。就以肝炎病毒為例,現知最少有五種病毒可以引起人類肝炎─甲乙丙丁戊型,但它們的傳染途徑、致病機理及癒後有很大分別。

病毒無法獨立生長和複製,但可感染動物細胞,騎劫宿主的細胞系統進行複製。病毒可分類為RNA(Ribonucleic Acid)及DNA(Deoxyribonucleic Acid)病毒,兩種病毒在細胞的複製機理不同。主要入侵肝臟細胞的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乙型是DNA病毒,其他則是RNA病毒。甲、乙、丙、戊型病毒能於肝細胞內複製,唯獨丁型病毒是一種有缺陷的病毒,必須藉助乙肝病毒的外套,才能在肝細胞內複製。

甲肝及戊肝都是「病從口入」,病毒由病人的大便中排出體外,再經由受病毒沾染的食物及食水傳播,乙、丙和丁型則主要由血液或體液傳染,例如共用受感染針筒、接觸帶病毒者的血液、精液等。在中國,大部份乙肝是垂直感染,即乙肝帶原的母親在生產前後,經由胎盤或產道將病毒傳染給新生兒。丙肝和丁肝主要由血液感染,流行程度與各地吸毒者共用注射針筒,或醫療場所使用受污染注射器的情況有很大關係。

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會引起急性肝炎,患者會有疲倦、上腹部不適及黃疸等症狀。大部份人能完全康復,感染後人體會產生抗體,痊癒後便能免疫。有極少數病人會發展成急性肝衰竭,甚至死亡。甲型和戊型肝炎並不會引致慢性肝炎、肝硬化或肝癌等長期病變。

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可引致像甲型的急性肝炎,但大部份受感染者是隱性無症狀,當中約1/3人會無聲無息地演變成肝硬化或肝癌。若不幸雙重感染乙型和丁型肝炎,變成肝硬化或肝癌機會更高,乙肝和丙肝的嚴重性及死亡率較高。

甲型和乙型肝炎病毒有疫苗可以預防,接受乙肝疫苗可同時預防丁型肝炎,但丙型和戊型肝炎還沒有疫苗。丙型、戊型肝炎病毒和新型肺炎冠狀病毒一樣也是RNA病毒,相對於DNA病毒,RNA的突變率較高,疫苗發展難度也較大。可幸現代科學家的疫苗發展技術和速度非常高,希望很快會像甲肝、乙肝般出現有效疫苗,幫助人類把這些病毒拒諸體外。

香港肝癌及腸胃癌基金會網址: http://www.hklcf.org/
潘冬平教授 香港肝癌及腸胃癌基金會創辦人及主席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