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想見番阿妹,唔想好似媽媽咁,帶住一個遺憾離開。喺我離世前如果聯絡到佢,我餘下日子亦安心好多。」63歲患白化病的若蘭有個未了心願,就是尋回自出娘胎便遭領養、同患白化病的孖生細妹,她指多年來常感到有一個人「成日同自己一齊」,加上曾在沙田被當另一人,深信細孖一直都在香港,但人海茫茫,近年她患上乳癌、又曾經中風、癌細胞更擴散到腦及肝,盼有生之年能找到妹妹。
不願像母親留遺憾
若蘭,姓紀,長有一頭白髮、白皮膚,跟其他白化病患者一樣畏光怕曬視力不好,五姊妹中除大家姐外,二哥、她、細孖和五妹都患白化病。1956年12月2日,若蘭與同患白化病的細孖在油麻地廣華醫院出生,她憶述媽媽指當年到醫院分娩才知懷上孖胎,但家中已有大姐和二哥,突然雙喜臨門驟變一家六口,媽媽未及消化添了兩女的喜悅,便為未來生活惆悵。
當年一對沒有子女的有錢夫婦到廣華醫院,見到雙手攬着大細孖的媽媽偷偷飲泣上前慰問,對方表示願意付錢領養其中一人,但媽媽堅決不收錢,「我唔係賣女,好好對佢就得。」事後,爸爸竟因細孖免費送人有微言令母親難過萬分。
她續稱,有錢男人自稱姓張,但是張、還是章已不可考,而選中細孖亦有淵源,原來對方先是抱走若蘭,但若蘭甫離開媽媽的手便哇哇大哭,對方認為大家無緣交還,其後再抱細孖卻離奇地未哭半聲,張氏夫婦便帶細孖回去。
5歲時,他們居住的何文田平房區文華村清拆,舉家搬去黃大仙橫頭磡邨,她憶述媽媽是萬般不願,擔心搬走了張氏夫婦找不到他們。往後的日子,媽媽開始領着她走勻全港尋細孖的日子,直至89年去世,即使其後媽媽患上柏金遜症仍是要尋找細妹。
坊間指孖生兒有心靈感應,若蘭亦常有異樣感覺,「有時玩玩吓突然好悶或者唔開心,但過一段時間又無事。」98年夏天更「突然覺得好唔舒服,冇胃口食嘢,好病咁,瞓完覺得好凍,好似喺雪房,之後好熱、好滾、好似俾火燒。」當時想過是否感應到妹妹死了被火化呢?
不過80年代一次在沙田新城市廣場的噴水池(已拆卸)被人錯認另一人,令她覺得細孖尚在人世,希望藏身香港某個角落能夠跟她相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