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停頓 比08海嘯更難救

需求停頓 比08海嘯更難救

【分析】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由中國武漢演變至全球大流行,令人聯想12年前因雷曼兄弟倒閉而掀起的金融海嘯。

疫情受控才有轉機

不過有分析認為,當下情況與2008年金融風暴性質完全不同,有意見指雷曼是信貸危機、人人拒絕拆放,放水量寬便可解決需求震盪;但今次疫情涉及人命健康「唔敢出街、外遊」,是供應鏈斷裂,延伸經濟需求停頓,相比之下目前「更加難救難撐」。

星展香港經濟師謝家曦認為,2008年金融海嘯是信貸緊縮引致金融系統出事,故央行零息兼量寬,「放水就可以救佢」,因為是需求導向的危機;但今次疫情「關乎人命」,英美央行重手減息「唔會令到啲人出街、旅遊,冇得消費自然唔掂」。是次危機乃供應導向延伸需求冰封,惟有疫情受控才有轉機。兩場風暴性質及源由雖截然不同,難直接比較,不過若從化解危機作判斷,今次「更加難救難撐」。

東方滙理銀行新興市場策略師張敬勤指,疫情由集中內地及亞洲的區域性問題,轉化為全球大流行,對經濟需求的影響亦從亞洲擴大至全球,故美聯儲及英央行先後減息半厘,恐慌情緒仍然主宰市場走向。不過張續指,今次危機下流動性仍非常充裕,與2008年資金緊絀、息率抽升不同,前者有利疫情緩和支撐經濟復元,最先觸發疫情的中國開始受控、市況趨穩;西方國家可能要到4月,才走完這個爆發至趨穩的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