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武漢肺炎疫情被確認為全球大流行級別,全球股市形勢危急。截至昨晚10時,已有14個歐、美、亞洲區的主要股市指數陷入技術性熊市,其中以泰國SET跌勢最慘烈,相對一年高位累瀉近四成。已連續12年牛市的美股,則由道指率先轉熊宣告告終。雪上加霜是,歐洲央行昨議息後竟未有擴大負利率,歐美投資者大手掟貨,英、法、德指曾跌一成,美股三大指數再度熔斷。
記者:余秉峰 伍詠雯 孫樂祈
美股標普500指數在昨晚開市插逾4%至2567點,見熊之餘,旋即與道指和納指累跌逾7%,觸發熔斷機制。歐洲以英國富時100、法國CAC及德國DAX指數最具代表性,連同歐洲疫情重災區意大利,一同掉落熊市。亞太區方面,港股、日本、澳洲、新加坡、南韓、泰國和印度指數,都已由高位累瀉兩成至四成不等。
僅放水1.2萬億 市場不收貨
以立投資管理基金經理林少陽指,美股過去處歷史性高位,大量投資者坐擁龐大利潤,即使面對跌市仍有以倍計盈利;當面對恐慌情緒便加劇「人踩人」,形成本周跌市。資金轉而湧入債市,美債急升已近零息,林認為市場理性仍未恢復。
熔斷潮擴大,加拿大多倫多證交所昨晚暫停股票交易,此前跌幅達9.2%,觸發第一級全市場熔斷。巴西IBOVESPA指數跌12%,為本周第三次熔斷。
掌管全球第二大貨幣的歐洲央行,昨晚正式就疫情推刺激措施,卻維持息率不變,僅延長購買資產期限至年底,涉資1,200億歐元(約1.2萬億港元),輔以新一輪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向市場注入流動性,及通過第三輪定向長期再融資計劃(TLTRO III)利率驅使歐元區主要融資利率降25點子。
歐央行行長拉加德指疫情擴散,成經濟增長主要阻力,對歐元區構成短暫但顯著影響;不確定性為投資帶來負面影響,而國際油價下滑為通脹帶來嚴重下行風險,促各國合力應對疫情。歐央行預期今年歐元區GDP增速為0.8%,去年12月預測為1.1%。
恒生銀行首席市場策略員溫灼培指,現時歐洲已行負利率,即使再減息至負0.6厘,效果甚微,反而擴大量寬,可助疫情嚴重的意大利多發債券,是最直接改善意大利經濟方法,但這招市場不收貨。
澳洲總理莫理森宣佈經濟刺激措施,涉資176億澳元,當中67億澳元用於支援中小企現金流、45億澳元作派錢,即向600萬名領取福利金人士提供750澳元補助。最令人意外是美國,總統特朗普至今未能落實大規模措施。
「直升機派錢」救中小企
中國、英國和意大利等國近期的救市措施,一般採用「直升機派錢」,着重維護中小企資金鏈及個人消費力;反觀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主力為「大到不能倒」的金融機構出力,以買債或優先股等方式向它們注資。
ING銀行大中華經濟師彭藹嬈指,今次是社會消費活動癱瘓,牽連生產活動停滯,故救市方向是向中小企提供低成本資金,以間接保住平民飯碗;現時可以做的,就是待各國救市措施就位及疫情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