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盛遠見】環球經濟動盪不斷 - 姚遠

【安盛遠見】環球經濟動盪不斷 - 姚遠

隨着致命病毒擴散全球,經濟表現反映疫情進入新階段。中國一連串經濟數據不堪入目,證明對增長下滑的擔憂已成現實。

每日交通流量及用電量顯示,企業在農曆新年後無力恢復,2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證實了製造業和服務業在毀滅性衝擊下嚴重受挫。國家統計局及財新的統計指數均跌至歷史最低位,比全球金融危機最差水平還要嚴重。

展望未來,由於PMI主要量度持續的增長變化,隨着企業逐漸回復,3月份的指數仍會強烈反彈。然而,即使PMI在50以上,亦不代表經濟全面回復正常,很多企業仍要埋首應對勞工短缺,供應鏈受阻及絕對疲弱的需求。

假設參考歷史數據,預計PMI在Q1的季度平均值約為46,意味着實際GDP年增長僅略高於零,按季增長則大幅下跌。若疫情未能迅速受控,這些中國數據就預示其他經濟體即將面臨困境。

在G7呼籲各國協調應對疫情後,美聯儲率先採取行動,緊急降息半厘。美聯儲在此刻作積極行動,其後兩個月按兵不動的機會甚微。跟據2008年的經驗,會議外減息只是輔助措施,不會取代會議的貨幣政策。因此,市場正確反映出美聯儲將再有兩輪減息,聯邦基金利率會在4月底降到0.5%至0.75%。

其他央行和財政部門應會緊隨其後。問題是,大部份發達國家缺乏政策空間,很多政府將迫於無奈,翻箱倒櫃找出刺激措施。即使有招可用,亦未必適合用來應對當前非傳統的經濟衝擊。凡此種種,加上疫情充滿變數,預示了全球經濟和市場前景黯淡,動盪不斷。

姚遠
安盛投資管理新興亞洲高級經濟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