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個農曆新年,是唐家五姊弟於40多年來首次聚首香港過節,為的是要圓一件牽腸掛肚幾十年的心事,尋回初出生便轉送別人、乳名「靈芝」的三妹。負責奔走張羅的二哥唐先生直言,過去兄妹在外國生活忙於工作,對尋回至親有心無力,近年各人相繼退休,加上去年底意外找到靈芝童年舊照,令他們重燃尋回這塊失落拼圖的希望。
農曆年廿九、在元朗洪水橋的唐家五妹寓所一片喜洋洋,當日早上六弟(60歲)從德國趕返港,跟大家姐、二哥、四哥、五妹(61至82歲)過新年。
唐家原是上海人,1949年唐爸爸帶同妻子、長女及次子南下香港,一家四口居於筲箕灣雜貨舖閣樓,唐爸爸來港後在上海商人投資的大中針廠工作。翌年三妹出生,當時父親失業陷困境,雙親便把三妹送予上海同鄉王小海夫婦收養,而三妹被收養一事成了全家的遺憾,其後四弟至六弟出生,唐媽媽寧願到荃灣的紗廠打工幫補家計亦不再將子女送人。
五十年代的筲箕灣人口密集,除漁民聚居,大量內地移民在山邊搭建寮屋,並在附近工廠工作。靈芝被人收養後,唐家搬到西灣河街的唐樓,唐爸爸將單位間作四個房,兩房租出,兩房自住,生活逐漸穩定。
「姓王呢家人冇生養好耐,希望領咗我細妹之後,帶一個囝囝嚟。上海話,領子、領子,等如香港音靈芝、靈芝!」靈芝的二哥唐先生慢慢道出靈芝名字的由來,靈芝最後為養父母帶來一名弟弟。但世事多變,靈芝的養父王小海其後調去印尼工作並在當地落地生根,靈芝則與養母及弟弟繼續居港。
他指,當時靈芝一家亦居於西灣河街,兩家相距不足100米,他記得當時已改姓王的靈芝常來唐家玩。其後四弟、五妹及六弟相繼出生,王家亦搬到筲箕灣太安樓,彼此漸漸疏遠。
各散東西 一張相燃希望
他憶述最後一次見靈芝是1968年左右,當時他在北角乘渡輪到觀塘的聯合汽水廠上班,他在觀塘碼頭落船遇到趕搭船到北角的靈芝,雙方迎頭相遇打招呼。他指當時年約18歲的靈芝自稱中學畢業,透露在銀行打工。當時大家趕時間匆匆道別,豈料半世紀過去已沒再遇上,後悔當時未索取電話地址。
八十年代,唐爸爸唐媽媽媽意見不合離異,當時五妹到比利時的中餐館工作,帶着母親離開香港,其後二哥及六弟亦到當地發展。二哥憶述當時媽媽仍是心繫靈芝,常說「唔知靈芝𠵱家點、都好大個啦!」幾兄妹都知媽媽心意,但老人家心中有刺,「靈芝係我放出去,唔好意思叫仔女搵番嚟。」更重要是子女各人忙於工作生活。
2010年,年屆90高齡的唐媽媽去世,子女把尋靈芝一事記在心,去年六弟亦退休,眾弟妹相繼回港再提起尋靈芝一事,但不知其下落無從入手。直至去年10月大姊夫找到一張靈芝的黑白舊照,照片中約9歲的靈芝與養父母及弟弟合照,才決定將尋親付諸實行。
探訪當日,唐家五妹拿起靈芝與養父母的黑白舊照仔細端詳,大家姐指靈芝當時的長相與童年時的五妹十分近似,都是眼仔睩睩十分精靈,而這張相算是有關靈芝身世的唯一物證。他指,這張舊照出現得十分合時,現時一眾姊弟都盼望可以在有生之尋回失散多時的靈芝,讓唐家六姊弟的拼圖可以完整併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