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懂打水撿柴 迷上種植

孩子學懂打水撿柴 迷上種植

【本報訊】大人要上山避疫,小孩子又是否適應?有家長說,孩子學會取水打水,懂得撿取適合生火的柴枝,甚至迷上種植,父母又可暫時抽身,不用像以往在家催促他們做網上功課。

母親從主婦生活抽身

記者一踏進營地,就聽到孩子的笑聲。五名來自不同家庭的小孩,樂此不疲地你追我逐,他們腳趾均沾上泥垢;一起拾枝燒柴,閒時與山下車房豢養的唐狗打成一片。傅先生就讀小學高年級的兒子,一邊用臉摩挲打盹的混種唐狗,大方介紹他的「露營朋友」給記者認識;「嗱,𠵱隻叫Bible,嗰隻叫黑仔,因為全身嘅毛都係黑色」。

另一「村民」陳太說,小孩在這裏生活不怕髒,「喺到跑吓種吓嘢,起碼開心過喺出面戴口罩囉」。很多周末來露營的「過客」不喜歡唐狗,會很大反應問「小朋友可唔可以帶返啲狗出去呀」,令陳太感到無奈和不解。

雖然生活不太方便,但陳太認為孩子獲益良多,「香港人生活嘅空間都唔會太大,如果你要困喺屋企,又要成日戴口罩,對於小朋友嚟講好辛苦 」。她寧願「麻煩啲」搬上山,以換取兒女片刻無憂,她亦可從勞累的主婦生活抽身,不用在家催促孩子做網上功課。她說依山傍水的生活令孩子學會取水打水,懂得撿取適合生火的柴枝,甚至迷上種植,「又話要種吓𠵱樣個樣,食個蘋果又話要自己種」。

營地有處小小的種植園,幾位小朋友埋頭苦幹,努力鏟泥,有的徒手挖掘,腳旁有貌似「洋葱」的圓球,原來是鬱金香種子。傅先生說三名讀小學的子女沒半點投訴,「我畀佢哋揀,佢哋都揀留喺度,因為即使返市區,都係落公園玩,呢度咪等於公園囉」,其中一名小男孩直言不想下山,說:「我唔想中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