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禁堂食防疫 外賣平台佣金高東莞小店蝕入肉 棄舖還鄉

政府禁堂食防疫 外賣平台佣金高
東莞小店蝕入肉 棄舖還鄉

【本報訊】武漢肺炎疫情令全國餐飲業步入史無前例的寒冬。本報記者走訪東莞和深圳多地,多間食肆仍未營業,即使已開門的只能經營外賣,場面冷清。在外賣平台「美團」壟斷市場下,不堪高達26%佣金費率的非連鎖食肆面對更大的困境,有家族式經營的小吃店直言生意最慘淡時營業額僅餘平常的不到一成,不少外來的小店東主不堪虧蝕選擇結業,匆匆走人回鄉。
記者:廖非林

根據廣東省政府的《餐飲服務業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引》,各區縣按照疫情分為四級,其中被列入II級防控區的區縣餐飲店暫停堂食,可開放包間服務;III級則可經營限制性堂食,提倡減少桌椅和隔桌就餐等;IV級則為正常營業。目前東莞和深圳的南山等區仍為II級,深圳羅湖區等則獲放寬至III級。

據廣東省政府的指引,東莞的疫情為II級,餐飲店需暫停堂食服務。

樟木頭多個購物區人流稀少,不少店舖仍然關門。

在深圳經營早餐店的張先生稱每天僅能做幾百元生意。

一天僅百元收入

記者上月底走訪東莞和深圳,多個購物區人流稀少,仍有營業的飲食店以連鎖店為主,但只經營外賣,非連鎖式食肆不少仍然關門。在東莞樟木頭經營小食店的王先生對本報稱,近日當地因應疫情對食肆的限制已稍見放鬆,街上人流已回升,「人們都憋得受不了,政府倒是沒有甚麽限制,只是不允許人群聚集,不讓你坐在裏面吃,但是我們生意小,不怕了,沒那麼嚴。」王指,他夫婦兩人經營的小店往日每天營業額隨便也有2,000元(人民幣.下同),但過年後生意一落千丈。「沒有人點餐,一天賣100多塊錢怎麼活?物價又貴得離譜,豬肉都(每斤)30幾塊,我們現在連成本都不夠,這樣怎活下去?」在東莞開店已十多年的他稱,近日生意回升至每天近千元,而店舖營運成本加上一家三代六口的基本生活開銷,每天賣800元就可以「保本」,又稱「我們現在已很滿足,大概能維持生活的標準,起碼能吃上」。

被問及為甚麼沒與外賣平台結盟做生意,王先生說:「外賣現在只有美團一家獨大,它提的利潤太高了,差不多提26%的利潤。」他謂自己小店的利潤率約45%,靠美團送外賣就必然要加價。「這就導致你的東西太貴,根本做不出真材實料的東西,那就是忽悠客戶嘛。忽悠人家心裏又過不去,再難我們也不能騙人。」他指近日已有不少小型餐店結業,老闆不再交租就離開東莞返回家鄉,「舖的東西就丟在那裏不要了。」

在深圳龍華工業園附近經營早餐店的張先生指,小店在2月24日在停業一個多月後獲政府批准復業,為此要購買口罩和消毒液,店舖營業前每天要消毒一次。

他指在復業後首周富士康早晨上班的人流較往常少了一半有多,「生意不好得很,以前每天做到一千多塊生意,現在只有幾百塊。」來自黑龍江的他稱有不少在深圳開店的同鄉,因為春節回鄉後當地交通管制未能返回深圳,導致當地不少東北小吃店和食肆被迫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