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有研究指,亞馬遜熱帶雨林可能最快來年就會突破臨界點,走上50年內變成乾旱稀樹草原的不歸路,換言之這個全球其中最大、物種最豐富的生態系統即將瓦解。
報告刊於前日出版的《自然通訊》期刊。科學家分析42個大大小小、位於海、陸或淡水的生態系統數據後,推斷亞馬遜最快來年就會失去35%表面熱帶雨林,然後頭也不回地步向滅亡。亞馬遜熱帶雨林面積原達500萬平方公里、橫跨七個國家,但自1970年至今,亞馬遜有約20%熱帶雨林消失,大部份與木材、黃豆、棕櫚油、化石燃料及牛肉生產有關。
珊瑚礁或15年內滅絕
研究又指,地球另一大型生態系統——加勒比海珊瑚礁,亦可能在達到臨界點後15年內滅絕;雖然大型生態系統會瓦解得比小型的慢,但速度或較快,因構成大型生態系統的亞系統及棲息地原本較易復原,但一到臨界點就會迅速瓦解。
科學家警告,生態系統達到臨界點,皆因全球暖化及環境變化如亞馬遜失去大片熱帶雨林、海洋酸化導致珊瑚酸化,而生態系統達到臨界點後可令人類等物種承受嚴重後果。有份參與研究的英國班哥大學教授威爾科克警告,「人類要為比預期早許多來的改變作準備」,近期失控的亞馬遜大火及澳洲山火,反映了許多生態系統都在臨界點「這懸崖邊搖搖欲墜」,而威爾科克認為,研究或可令公眾更關注亞馬遜大火或令它抵禦氣候變化的能力變弱。
15年內恐變碳排放來源
沒參與研究的英國皇家植物園科學總監安東尼利指,亞馬遜是世上最大、物種最豐富的熱帶雨林,進化了至少5,800萬年,維持着數以千萬計人類的生命,不立即行動人類就可能快將失去它。另一份上周出爐的研究報告指,全球熱帶雨林正迅速失去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其中亞馬遜更可能在最快15年內,由碳匯變成碳排放來源。
然而,牛津大學及蘭卡斯特大學的高級研究助理貝倫格爾質疑研究是否可信,因研究的生態系統對象中,僅四個在陸上,而且無一是熱帶雨林。貝倫格爾認為,雖然亞馬遜處於重大危機、可能快到臨界點是毋庸置疑的事實,但無甚可能在50年內經歷大變,而報告過份的講法亦無助決策。
法新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