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沙士期間,市道同樣低迷,商場租戶陷困境,因而向各大發展商要求減租,但大部份業主認為當時沙士疫情已受控,故主動減租的不多。大業主長實當時也拒絕減租,其執行董事趙國雄該年3月曾多次指出,減租是「消極」做法,「即使進行減租,對租戶亦未有實質的作用」。
「你賺錢 我畀錢 唔公道」
直到當年4月底,長實耗資逾2,000萬元,推出多項措施協助旗下11個主要商場租戶渡過難關,包括設立三億元貸款交租保證基金,協助中小企商戶、幼稚園及食肆,向銀行或財務機構融資支付租金;舉行抽獎、最佳店舖店員選舉等,刺激人流帶動消費。趙國雄又呼籲租戶要自強,「由基金擔保借錢,租戶做唔到生意,長實還錢,好公道;冇理由你賺錢,我畀錢(要求減租),唔公道,公司都要向股東交代」。
恒地是當時首個主動減租的發展商,集團當年5月初宣佈向旗下150個「重傷」小租戶減租逾10%,屬中小型的飲食及零售業商戶為主,為期約三個月。集團另與部份商戶洽商延遲交租。
此外,恒隆只向沙士重災區的九龍灣淘大花園商場提供20日免租期,涉及租額逾1,000萬元,又表明「不會有一刀切減租計劃」,及拒絕延長免租期三個月;另撥出300萬元現金券予商廈租戶,鼓勵直接消費。新地則斥資2,000萬元增加宣傳活動,吸引市民到場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