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尋薇】
去年12月在首爾,我蹭在板前跟她學做菜,她就像我媽似的,看我饞嘴的樣子,總是先把做好的菜式,夾一份給我試吃,又不忘一直問我:「要吃嗎?要吃嗎?」她總是讓我想起媽媽,藉着做菜、食物表達對孩子的寵愛。真沒想到,事隔短短三個月,這位我眼中慈愛的「媽媽」,從韓國躍上國際,獲評選為「2020年亞洲最佳女主廚」,成為在世界綻放光芒的名廚。她,就是有「韓菜教母」之稱的趙希淑。
相信香港人對於「亞洲最佳女主廚」這個稱號並不陌生,因為先有Tate Dining Room的Vicky Lau和Little Bao的May Chow得獎,帶動了本土餐飲界的士氣。縱觀過去的得獎者,都是年輕女廚居多,除了2016年的菲律賓女廚神Margarita Fores,是屬於中生代女廚,但她深受西方教育薰陶、形象現代又幹練,非常符合50 Best單位的官方形象和氣質。於我而言,趙希淑就像方太,忽然空降在50 Best的得獎舞台,有一點格格不入……但也許今年的風水大利韓國人向外求名利吧,從電影到餐飲界(神婆上身!哈哈!)。
顯赫履歷 擁一星餐廳
無論如何,趙希淑的實力是毋庸置疑的。記得去年12月,我和一群大廚、美食作家受邀去到首爾作四天三夜的韓食考察,主題叫做「Banchan Road」,第一站就是去到旅遊文化部辦公大樓辦活動專用的廚房,跟趙希淑學做六道菜,都是韓國人冬季會吃的菜式。收到資料時,上網做一些功課,才發現趙希淑被韓國美食界譽為「韓菜教母」,實在汗顏我對她幾乎一無所知!一個人的地位,當然是靠不斷付出、不斷努力累積而來,趙希淑曾在首爾不同的五星酒店任職,後來被任命為韓國駐美國華盛頓大使館的行政總廚。回韓後,她在又松大學教授烹飪作育英才,同時為非牟利組織Arumjigi基金會作食品研究的工作,對韓國料理貢獻良多。雖然已在韓國美食界享有殿堂級地位,但是她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去年,她在昌德宮旁的「Space」開設了自己的餐廳Hansikgonggan(韓食空間),主打現代化的傳統菜以及宮廷菜,很快就獲得米芝蓮一星的加持。坦白說,趙希淑的廚藝履歷,恐怕是歷屆得獎的「亞洲最佳女主廚」裏頭最為顯赫、最無爭議性的。
在首爾,分別在烹飪班和Hansikgonggan嚐過趙希淑的手藝,是截然不同的體驗和感覺,若不是一早知道是出於同一人,還會以為分別由兩位女廚所主理。然而,趙希淑做的菜,女廚特質是非常明顯的:味道婉約細膩,有一股溫情脈脈的雋永,也總能夠把原本發揮得很澎湃、很飽滿的味道做得含蓄,這是一般男廚無法展現的面貌,這正是男女有別的美妙之處。趙希淑的菜讓我想起大師姐,可惜大師姐不開餐廳,家宴是只限邀請的非商業作品,無法對外……否則,大師姐可是我心目中的「亞洲最佳女主廚」呢!
巧醃西冷 韓式家常味
先說趙希淑的烹飪班吧,當天她有條不紊地示範了六道菜,分別是:生蠔豆腐湯、菠菜和蘿蔔沙律、燉煮濟州帶魚、煎蓮藕(跟粵式的煎藕餅異曲同工!)、煎西冷,都是韓式家常菜。我特別喜歡她的生蠔豆腐湯和煎西冷牛,記得上完課以後,我們可以坐下來好好享用這五菜一湯,配上一碗熱騰騰香噴噴的白飯,住家飯的幸福感油然而生!香港人是牛魔王,這位「韓菜教母」醃製牛肉的食譜簡單又美味,特別跟大家分享:西冷100克,醃製材料是豉油10克、糖5-10克、洋葱碎1湯匙、蒜茸半湯匙、葱粒1湯匙、炒香過的芝麻1湯匙、麻油1湯匙、碾碎的松子1湯匙、黑胡椒碎一小撮,以及梨蓉(1隻梨份量)。西冷建議買大約1cm厚度,因為這食譜呈現的是家常菜的風味,而不是牛扒作為主菜的味道,因此是不同的。西冷在𠝹上幾刀,上述材料混合後,醃製至少一小時即可拿去煎,熟度可依個人喜好調整。這醃製食譜令西冷吃起來既香濃惹味又保持了牛味,特別好下飯!
撰文:謝嫣薇(Agnes Chee)
食評人、飲食旅遊專欄作家,作品散見於中港台星馬主要媒體。IG:yanwei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