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茨妻撰文表揚諾獎得主屠呦呦膺《時代》百大女性

蓋茨妻撰文表揚
諾獎得主屠呦呦膺《時代》百大女性

首位華人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屠呦呦,入選美國《時代周刊》百年最具影響力百位女性人物榜。由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茨夫婦成立的「蓋茨基金會」特別發放有關消息,蓋茨夫人梅琳達更為屠呦呦親自撰寫評價,稱讚她發現抗瘧藥「青蒿素」的功績。屠曾多次落選中國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並因沒有博士學士、出國留學背景和「兩院」院士頭銜,曾被稱為「三無」科學家。

「三八」婦女節前夕,《時代》因應今年是美國女性獲得投票權一百周年,從1920年起每年挑選一位當年具時代意義的女性人物。89歲的屠呦呦獲選為1979年的女性代表,當年她與研究團隊在《中華醫學雜誌》英文版上刊發了題為〈青蒿素的抗瘧作用研究〉的英文論文,令她的青蒿素研究開始為西方所知。

時代雜誌封面上的屠呦呦插圖。互聯網

蓋茨夫人梅琳達(左)為屠呦呦親自撰寫評價。

屠呦呦在2015年獲頒諾貝爾醫學獎。路透社

梅琳達︰歷史銘記她的功績

梅琳達.蓋茨在《時代》為屠呦呦撰文指,屠呦呦年少時曾罹患肺結核,從重病康復的經歷激勵她走上醫學道路。「歷史將會銘記她發現青蒿素的功績,這種藥物從瘧疾拯救了數百萬人的性命。青蒿素提取自可入藥的植物黃花蒿,屠呦呦在1979年的一篇論文,把研究團隊的發現稱之為『中醫藥獻給世界的一份禮物』。這一發現為她贏得了諾貝爾獎,並為人類對抗歷史上最致命的疾病之一取得重要地位。」中國婦聯的微信公眾號,昨轉發了有關消息。

屠呦呦在1969年接受中國中醫研究院的抗瘧藥研究任務,擔任科技組組長。當年這項代號為「523項目」的秘密研究含有軍事用途,因為當時北越士兵在越戰中因瘧疾喪命的人數超過實際戰鬥。她領導的研究團隊在1972年在黃花蒿也就是中藥所用「青蒿」提取出一具新結構類型抗瘧藥,並把它命名為「青蒿素」,翌年再合成出比天然青蒿素藥效更強的「雙氫青蒿素」。

2015年,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宣布將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屠呦呦以及另外兩名科學家,以表彰他們在寄生蟲疾病治療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屠呦呦因此成為首位也是至今唯一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她獲諾獎時並未被授予國內最高級別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至2017年才獲國務院授予此獎,並在去年獲國家主席習近平授予「共和國勳章」。但即使如此,她至今仍非中國「兩院」院士,有傳是因為她拒絕參評。
美國《時代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