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人訪:為體操後浪歷盡傷患不言退黃曉盈守護天使

體育人訪:為體操後浪歷盡傷患不言退
黃曉盈守護天使

大概從24歲起,黃曉盈(Angel)便被傳媒呼作體操老將,每次訪問總被問及退役事宜,老將老了近10年,奧運、亞運、世錦賽、世大運她通通圓夢,即使經歷如車禍般的重傷,她終究不甘就此離場,至今照樣在場上飛躍。年初她於全港公開賽膺平衡木及高低槓冠軍,獎牌對於32歲的她,既是肯定,亦是遺憾,「正常嘅flow(進程)我係希望下一浪可以冚過我。」她只盼能以運動員兼教練的身份繼續提攜後輩,未來與她們並肩出戰團體賽,讓體壇能記住黃曉盈、石偉雄以外的其他名字。
記者:洪量丰
攝影:王子俊

馬鞍山體育館的主場館分開兩層,黃曉盈上場比賽時,她的學生成群紛紛跑上上層的看台,小女孩們踮着腳才僅僅在玻璃欄上露出半邊臉,儘管視線受阻,她們雙手緊握圍欄,興高彩烈尖聲高呼「Angel!Angel!Angel!」為偶像打氣。觀眾年紀輕,黃曉盈公開組的對手一樣年少,體操女將身形本就較嬌小,眾人看上去不過是在學青年,如此更顯黃曉盈成熟。環顧四周盡皆稚嫩面孔,黃曉盈也不諱言︰「我哋年齡嘅gap(距離)係好遠,有時我真係覺得自己好老,特別係好多運動員你見到好細個好fresh(青澀),有時我都話呢個唔係屬於我嘅地方,都會諗係咪時候要退役。」

黃曉盈坦言生涯從未想過能參加奧運,回憶當年比賽時光,依然覺得如在夢中。資料圖片

黃曉盈現時兼任港隊助教,希望能培育明日之星,長江後浪推前浪。

開明父母全力支持

她說時不我與,但此心安處依然是體操館,黃曉盈尚在襁褓時隨家人移民澳洲,在彼邦初學體操︰「學體操其實係因為個環境多啲,我好享受澳洲嗰種好active(活躍)嘅成長生活,當時已經試咗好多運動,打網球、打籃球咁,咩都玩吓。」碰巧體操教練正發掘明日之星,相中黃曉盈的天賦,她一下子鑽進體操世界,儘管她10歲便回流香港,相較兩地,童年無拘無束的生活方式仍教她念念不忘,這一點在她兼任教練後感觸更深。香港地學業壓力影響練習不贅,體操的風險更如高牆,華人社會父母緊張子女,體操潛在的意外使他們為之卻步,黃曉盈無奈說有具潛質的學生因而被迫退出︰「我都覺得好可惜,唔係話一定要玩到好高水平,但係我都想多啲人可以享受到。」

與一般人相比,黃曉盈無疑比較幸運,起碼父母從不插手阻礙她習體操︰「我爸爸媽媽同一般家長好唔同,佢哋都係走外國嗰種好自由嘅教育,見到我好享受就會好支持好放手畀我去做。」在互聯網搜尋「黃曉盈」,先入眼簾的關鍵詞盡是「折翼天使、傷膝、重創」,一字一句,觸目驚心,她慶幸生涯早年鮮有受傷,否則眼前的她,可能就似她口中的學生一樣,少小告別體操界︰「如果我細個受傷會唔會令我Daddy媽咪都驚呢,可能都想我轉另一個項目,但𠵱家我係一個成人,佢哋都會尊重我嘅諗法。」她自言生涯早年順風順水,無甚傷病,世錦賽、亞運的滋味她一一嘗過,2011年世大運甚至奪銅而回,就連奧運,她也順利躋身,今日她重溫當日奪倫敦奧運入場券凱旋的新聞,口中所說的和八年前在機場一模一樣︰「𠵱家諗番,成件事都好出乎意料之外。」

黃曉盈兒時於澳洲長大,她感激父母親當年放手讓她自由選擇喜愛的項目。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倫奧經驗一生難忘,黃曉盈至今依然珍藏當年在英國購下的奧運紀念品。

15年黃曉盈(下)於日本備戰亞錦賽時,練習高低槓失手出意外,左膝四條韌帶悉數斷裂,再次征奧的夢想就此粉碎。資料圖片

從未奢望竟入倫奧

意料之外,因為本來她從沒奢望入奧︰「細路仔嘅時候你以為自己乜都做到,但當你大個了解多啲,出去比賽睇廣闊啲,你先了解到原來唔係咁易。」12年之前,香港未曾有體操運動員於奧運舞台亮相,所謂奧運,在黃曉盈心中不過是場遙遠的夢︰「一直以嚟,我同教練嘅計劃係從來都冇奧運呢樣嘢。」但路,畢竟就是人走出來,黃曉盈自創平衡木「黃曉盈Angel上法」,成香港首位獲體操動作冠名權的選手,再宏大誇張的奧運夢,也不再遙不可及,八年前她與石偉雄破天荒攜手達標獲得倫敦奧運參賽資格,幾十名記者於機場接機,閃光燈快門聲不絕,金童玉女佔盡體育版頭條,那年香港人才知道,奧運體操焦點不只程菲、鄒凱等中國運動員,頂級舞台上也有港產土炮選手的身影。

「係囉,咁就八年喇。」當年倫敦的夏日依然在黃曉盈心中佔上重要一席,觀眾看奧運開幕禮就如一場大型表演,但在運動員眼中,步入主場館時激動和興奮相互交織,這種感覺她多年過後也難以言喻︰「細個都會睇奧運,但真係一個夢想,永遠睇奧運都係從出面睇入去,但係做運動員嘅時候就係自己行出去,望住成個世界睇住自己。」場內她霎時感動,場外她走在英倫街頭,在都市的花花大鏡中,她終於看到自己身為一位運動員的地位︰「我出去行吓街會掛住運動員證,好多人行埋嚟同我影相,佢哋真係好欣賞,好似好明白你背後犧牲咗幾多、經歷咗幾多咁,當時好自豪可以代表到香港,有人認同都好重要。」

比賽的緊張不安俱往矣,但倫敦的溫馨仍教她暖在心頭,黃曉盈與父母關係緊密,兩老當年剛巧購得體操套票,得以入場見證愛女光輝時刻,而且就似大學新生帶父母漫步校園,黃曉盈父母也獲准參觀選手村︰「雖然話保安好嚴,但當時係可以申請張證畀阿爸阿媽入去選手村,咁我就帶佢哋暢遊啦,又上嚟我間房望吓,所以我話奧運唔單止係我去經歷,家人都可以一齊感受。」

石偉雄(左)和黃曉盈(右)當年歷史性攜手入奧,體操金童玉女名噪一時,八年過後石偉雄大熟大勇再向奧運進發。資料圖片

香港女子體操隊以黃曉盈(左二)資歷最深,後起之秀陳芷芯(左一)和吳恩言(右一)近年亦有機會出戰世錦賽和亞運等大賽。資料圖片

高齡重傷堅拒退役

在倫敦的黃曉盈也許會想像四年後里約奧運的選手村會否一樣?如有幸再戰奧運,出場一刻心情又是否同樣感動?然而就如黃曉盈起初從沒想過能參加奧運,世事豈如人意?回到2020年的馬鞍山,黃曉盈跳上高低槓前面容特別繃緊,來來回回檢查高低槓,不住往手中拍上鎂粉,落地一刻又深深呼一口氣,我好奇經驗豐富的她何以看似特別緊張?「嗰次係我重傷後,第一次喺比賽玩番高低槓。」她一臉歡容解釋︰「哈哈,俾你咁啱睇到我呢次比賽。」笑容背後,是五年來從「體操天使」變成「折翼天使」的磨練。

15年年中她正於日本備戰亞錦賽,豈料她於高低槓練習時失手跌下,左膝四條韌帶悉數斷裂,在醫生口中,這種傷患堪比車禍,其時28歲的她肯定無緣里約奧運,更甚的是,她「高齡」才受重創,旁人以為其體操生涯也就此完結,泯然眾人,黃曉盈卻堅持下去︰「受傷對好多運動員嚟講就係等於一個退役嘅訊號,但係我受咗傷後,更加唔想因為咁樣就接受咗我輸咗畀傷患喇,我有種心態係好想盡力返番嚟,睇吓我可以去番邊個位。」

從病房卧床、推着輪椅、撐住柺杖,年多後黃曉盈終於復出賽場,17年再戰全運會小試牛刀,她滿心以為18年能披甲戰雅加達亞運,然而同年年初比賽時落地受傷,證實半月板撕裂,出賽的念頭隨磁力共振結果公佈一刻幻滅。回首兩次受傷,樂天的黃曉盈自言早接受事實︰「我都已經接受咗隻腳唔會去番之前咁,有時好多嘢只可以盡力,唔可以諗太多個結果。就好似我哋去比賽,只可以控制自己做唔做得好,體操我控制唔到人哋比成點、又或者評判有咩睇法,有時咪諗得簡單啲。」

兼任教練發掘新血

急流未有勇退,重傷不甘離去,但年齡漸長也是她不能逆轉的事實,兜兜轉轉又回到老問題。「以前我有段時間真係有啲介意,好似特別係我一直喺度練,見到好多批運動員入嚟,又有好多都走咗,但係我依然仲喺度。」12年她與石偉雄雙雙入奧,八年後石偉雄大熟大勇,即將迎來第二次奧運,較他年長的戰友黃曉盈無緣奧運,但她仍然在隊中,她堅持的原因絕不單為證明自己能勝過傷患,現實是,港隊青黃不接,天使退下,始終未有另一天使頂上︰「我自己再上到頒獎台都開心嘅,不過正常嘅flow(進程)係希望下一浪可以冚過我。」

傷患一方面逼使黃曉盈稍微退居幕後,另一方面她有機會兼任教練,指導下一代成長,「她指:港隊中係有一個好大嘅gap(斷層),但我見到係有起色嘅,特別近幾年自己冇好似以前咁樣淨係追個人成績,又有機會指導隊友,睇番啲隊友係真係有天資。」近年師妹吳恩言與陳芷芯接連出戰亞運和世錦賽,黃曉盈率軍參戰團體賽的目標也許又更近一步,起碼外界在石偉雄、吳翹充、黃曉盈以外,能再記下其他體操運動員的名字。

黃曉盈生性怕悶,體操卻年復年日復日重複動作,但這也教曉黃曉盈重要一課:世事從不一蹴而就,「有啲嘢係要你經歷過程,呢樣唔會有捷徑,體操係教咗我呢樣嘢,冇咁大隻蛤乸隨街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