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在全球爆發,令投資者憂慮。疫情影響下,雖然中國第一季度GDP增長率預測仍然為正數,但下降的增長率將會造成一定的損失。許多經濟體依賴中國供應鏈,現時供應鏈變得十分薄弱。即使各國萌生在海外或國內為這些部份尋找替代資源的念頭,也很難避免要付更高成本的事實。這導致與中國供應鏈有關聯的許多經濟體受影響,增長率也會放緩。
另外,疫情對市場的影響已在資產價格的急劇變動中顯現──股市等風險較高資產以及企業債和高收益債券急劇下跌,而傳統的無風險資產價格則急劇上升。放眼歐洲,鑑於意大利疫情嚴重,意大利債券的表現比德國債券弱。
為了應對疫情為市場帶來的負面影響,各國央行也在近期採取可能放緩經濟增長和損害市場的措施。在全球債券市場,我們對澳洲政府債券(貨幣對沖)的看法表示樂觀,在貨幣對沖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從債券價格上漲中獲利,而且不承擔滙率波動帶來的損失風險。雖然投資者已經習慣於長期低利率的投資環境,但我們認為,如果疫情對全球經濟打擊比目前的更嚴重,全球央行的鴿派情緒似乎會持續升溫。
黃德泰
蘭克林鄧普頓大中華區零售業務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