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漏偏逢連夜雨,中國東北地區近日出現大量甲型肝炎病例,更有企業發通知呼籲員工不要吃海鮮。丹東當局稱,當地甲肝發病率比過去5年同期「略高」,但強調仍在「可控範圍」,變相證實傳言;大連當局則稱目前還未「集中爆發」。
發病率較5年同期「略高」
內地四大藥品批發企業、遼寧錦州九州島通醫藥上周五發放通知,指近日大連、丹東地區不少人食用海產後出現甲型肝炎,呼籲員工及家屬在防控武漢肺炎同時,也要預防甲型肝炎感染,暫時不要吃海鮮。市疾控中心證實事件,澄清患者是食用生冷、未煮熟的海鮮,或生食蔬菜瓜果而染病,而且患者之間沒有關聯,亦無聚集傳染的情況。
大連疾控中心指,病例數比2019年同期的比例大概高1.2%至1.4%,目前仍然處於「散發狀態」,沒有集中爆發。丹東市衞生健康服務中心指出,當地甲肝病例「略有上升」,比過去5年平均值「略高」,但仍在「可控範圍」;又強調丹東作為沿海城市,甲肝發病率多年來一直略高於內陸地區,但未通報疫症具體數字。事實上,渤海對岸的山東日照、煙台等地,上月底都曾傳出爆發甲肝疫情,許多醫院逼爆,當時官媒曾辟謠。
甲型肝炎由病毒引起,在內地列為乙型傳染病,有疫苗可預防;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病徵包括發燒、疲倦、腹瀉、惡心等,但甚少致命。1988年上海曾甲型肝炎大爆發,造成31萬人感染、31人死亡,一度造成恐慌。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