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時任特首梁振英的「行李門事件」中,據報道有一段小插曲:當機場職員接聽梁振英電話時,以「梁生,你好」為開場白,卻馬上被梁糾正「叫我梁特首」。報道一出,梁官威之大令輿論譁然,質疑此話意在以權位施壓,而梁極力否認有說過這句話。然而正如其另一句名言「我冇講過我冇僭建」一樣,其說法多不為百姓信納,畢竟梁生「絕對冇講過」的事情實在太多了,31年前6月5日《文匯報》廣告欄上的那句「強烈譴責中共當權者血腥屠殺中國人民」,大抵也是「絕對冇登過」之列。
林鄭「君貴民賤」的官本位思維
梁振英究竟有沒有講過「叫我梁特首」,因為沒有錄音為證,只好留待讀者自己判斷。不過,林鄭月娥上周之「阿黃生呀,我係阿特首呀」則是有片有聲有真相。事緣上周四,林鄭的社交媒體專頁上載了一段影片,公開其到訪工聯會了解內地港人求助熱線運作的詳情,其間更充當起接線生,最少接聽了兩位內地港人的電話。但是,其兩次皆以粗聲粗氣的「阿黃/張生呀,我係阿特首呀」為開場白,加上對話中途展露出滿不在乎的語氣,實在令人側目。林鄭的語氣之差、官威之大、演技之低,終令一場本來已不會有多大幫助的親民勤政騷成為全港笑柄。
究竟是如何沒教養的人,在首次接聽陌生人來電時,連一句簡單的「你好」也吝嗇?普通人在被介紹認識新朋友的情況下,以「你好」為開場白算是基本禮儀吧?遑論應該時刻注意形象的政治人物?又究竟是如何自大的人,才會開口閉口「叫我特首」、「我係特首」地強調自己那個名不正言不順的頭銜,好彰顯自己的權勢?林鄭這種語言細節,顯非一時之失,因為港人對她這種目中無人的狂妄態度絕不陌生。從「官到無求膽自大」到「No stake in the society」,她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囂張跋扈,實在反映其內心極度官本位的「君貴民賤」階級思想。她對港人以上位者自居,事事強調特首的權位;平民百姓固然遭其鄙夷,即使是她口中的「同事」,官位比她低,也只能落得口罩「戴咗都要除落嚟」的下場。
與之相對的,自然是她對「習主席」、「韓副總理」,乃至當年的中聯辦「王主任」那種奉承的態度;畢竟這些人在權力架構上比她高級,依照她的官本位思維,他們是貴,自己是賤,自然要卑躬屈膝、唯唯諾諾。林鄭雖多次口口聲聲說自己有兩個「老闆」,但從她對港人白眼翻盡、對京官春風滿面的態度,當可知道她十分清楚「老闆」只有一個。因此對京官就畢恭畢敬地凡事謝恩,對港人就粗聲粗氣地「我係特首」,這種心態也貫徹在其「中共優先」的施政風格之中。
那麼政治人物給百姓打電話,可有值得參考的對象?素以親民贏得百姓愛戴的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當可為典範。奧巴馬任內曾多次致電國民乃至電台節目,其開場白通常是「Hi, xxx(對方名字), this is Barack Obama(你好,某某,這是巴拉克‧奧巴馬)」。有禮之餘互以人名稱呼則可拉近與民眾距離,讓人感覺是平等對話;而美國人一般也會回以「Mr. President」來彰顯對其的認受。倘若對方因收到意外來電而一時搞不清狀況,奧巴馬才會以「Your President」來作說明。然而別以為此句「Your President」是與「我係特首」同類的傲慢說話,其底氣是來自全國過億選民的集體授權,有力得即使其政敵也不得不心悅誠服。倘若不是事前選定了接聽的市民,林鄭東施效顰的結果,大概是會收到各種不同類型的親切「問候」了。
林海
傳媒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