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台灣家】
每個晚上,我們的家都上演着同一個戲碼,我先餵三弟喝奶,然後就請兩位哥哥看顧三弟,跟他玩一下,我就趁機去洗澡,趕快洗一洗,就要哄三弟上床睡覺,然後兩位哥哥就要回房間等我過去陪伴。
好不容易三弟睡着了,隔壁的兩個哥哥還在床上等我,趁着這個小空檔,我還賴在床上不想過去,滑着手機的facebook,看到了一篇網絡文章分享:「你終將明白,孩子給我們帶來最大的歡樂不是成績,而是陪伴,不是你上輩子做錯了甚麼,才會輔導他作業。而是你們修了幾輩子的緣,才會有今生的相伴。趁歲月靜好、趁我們還沒有老、他們也還沒有離開,好好陪伴彼此吧!」
夜闌人靜,看到這些感性的文章,火速放下手機,走到大孩子的房間。
「媽媽,我在床上等了你4分12秒!」黑漆漆的房間中,只看到哥哥手上會發光的計時手錶。
「剛剛你說BB睡着了就會立即過來,我們就一直在床上等你!」沒想過哥哥會這樣給我計時,但我永遠記得,我的孩子曾經這麼渴望,晚上要媽媽陪伴睡覺的日子。
哥哥已經8歲了,他會等我陪他睡覺的年頭還剩下多少呢?
我們每晚都會和孩子分享,今天大家遇到開心和不開心的事。在漆黑中的房間,聆聽着兩個孩子興奮地分享今天在學校發生的小故事。
「Daddy你今日開心嘅係乜嘢呀?今日餐廳生意好唔好呀?」
「媽咪你今日唔開心嘅係乜嘢呀?」還有童音的二哥在問。
轉眼長大 彼此的玩伴
我依稀看到兩個孩子閃亮亮的眼睛,努力回想着他們還在牙牙學語時的嬰兒期,真的不捨得孩子就這麼長大了。三個孩子從小和我們一起經歷移民的改變,將來他們羽翼長成,可能也有樣學樣,三個大男孩,將來不知道要跑到世界哪一個角落生活了?
上天賜給我三個兒子,8歲、6歲和8個月大。很懂事的大哥常常幫忙照顧三弟,儘管三弟現在已經二十幾磅,大哥依然力大無窮的會幫忙抱着他。三弟也越來越喜歡和兩個哥哥玩,每天在床上起來第一件事,便是抬頭望着大門,看看兩個哥哥甚麼時候會跑進來和他玩。有時候我們在餐廳忙碌,兩個哥哥輪流陪伴着三弟,扮鬼臉的、玩躲貓貓的,三弟被哥哥們寵愛得像寶貝一樣。
無時限旅行 對孩子的承諾
無論有幾多個孩子,爸媽每人也只是得一雙手,一對腳和24小時。
三個孩子,在孩童階段都有不同的需要,曾經有人說過,孩子就只會陪伴在父母身邊10年,彷彿經歷過移民的孩子都特別成熟?一轉眼,孩子已經長大了。
一家人移民台灣後,我們這個家,沒有了身邊親人的陪伴,在一個全新的環境中,五個人緊緊的湊在一起,奮力向前,這是一種很強烈地相依為命的感覺,三個孩子的重量都落在我們兩個人的肩膊上。
抱歉我這個三個孩子的媽,在這裏婆媽了很久,只因這陣子真的太忙,忙得只有照顧孩子,而沒有真正的陪伴,老是跟孩子說:「等等,等我一下…」
我們常常幻想可以一家人到新西蘭,來一個沒有時限的露營車之旅,隨心所欲的,把車開到哪裏就睡到哪裏、吃到哪裏,一直說等孩子長大一點就可以出發,雖然突如其來的殺出個三弟,讓這個計劃有好一陣子都被拋諸腦後,但其實爸媽沒有忘記。
「待三弟懂得走路、不用包尿布的時候,我們就出發好嗎?」睡前我摸着大哥的頭髮說。雖然還是要等等,但這次媽媽是認真的!
撰文:Cass(King Kong 媽媽)
80後爸媽,兩年抱兩後,做了全職爸媽陪伴孩子成長,2017年5月舉家移民台灣,重新出發,帶着孩子找另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