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控、渣打能源業貸款遞降

滙控、渣打能源業貸款遞降

【本報訊】受2014年油價下跌及油企債務問題影響,歐資銀行如滙控(005)及渣打集團(2888),對石油及天然氣等能源行業的貸款風險,數年前曾經一度成為市場關注點,不過隨着這些國際大行,近年落實符合環保及清潔能源等環球趨勢方向,傳統石油及天然氣貸款亦逐步遞降。渣打去年年報顯示,集團涉及的能源信貸總額,較前年減少12%至156.83億美元(約1223.3億元),扣除已提撥的信貸減值7.97億美元,淨額風險承擔為148.86億美元,但年報沒有細分當中多少涉及石油、天然氣等風險。

滙控2019年年報則顯示,去年集團旗下俗稱炒房的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GBM),與美國市場油氣等相關傳統能源板塊,所作的預期信貸損失(ECL)為2億美元,前年則錄得3,100萬美元正回撥。對於今年油價變化,集團在年報內預測,「2020年油價會繼續在有限窄幅內徘徊(range-bound),偶爾會出現急升波動(occasional spikes)。」

大行近年支持清潔能源

資料顯示,滙控2014年度對石油及天然氣行業貸款的風險承擔總額約340億美元,到2017年資料反映,有關貸款已降至280億美元,另外金屬及礦業貸款則為160億美元。渣打2014年年報指,集團對油氣及相關行業淨風險承擔為286億美元。

有分析師認為,國際銀行近年轉向多支持再生及清潔能源融資發展,傳統油氣風險承擔遞減,而且估計滙控及渣打,牽涉歐洲及新興市場相關公司的融資貸款較多,對美國頁岩氣企業融資的參與度,或相較美資行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