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沙地阿拉伯意外增產石油,俄羅斯未有投降,令石油戰加劇;石油出產量最多的美國,難獨善其身。一向靠發行高息債支持融資的美國頁岩油企業,正背負千億美元債項,若出現債務違約或倒閉,將會引爆信貸緊縮新戰場,此正是今趟危機所在。彭博引述專家指,事件或比貿易戰更具全球衝擊力。
記者:孫樂祈 劉美儀
投資者嗅到風暴將至,昨日迅即狂沽手中股票避險,導致全球股市恐慌性拋售,資金湧進黃金、債券市場,引發金價飆升,創7年新高,而美債孳息近零厘。截至昨晚10時半,紐約期油每桶報34.12美元,大跌17.34%,布蘭特期油報36.95美元,跌18.38%。
油價單日一度急挫三成
油價戰的結果,是油價進一步尋底。多間大行發表報告,全部皆看淡油價,主要因為供應大幅增加,及需求受拖累。渣打銀行昨下調2020年及2021年油價預測,布蘭特期油平均價格預測從每桶64美元下調至35美元,2021年從每桶67美元下調至44美元。大摩下調需求增長預期,又預期油價下跌,將觸發頁岩氣未達收支平衡。
高盛發表最熊預測,料武漢肺炎擴散對需求的衝擊與2009年金融海嘯相當,而產量激增可能與2015年第二季的價格走勢類似,預期布蘭特期油其後兩季價格將跌至30美元,甚至接近成本價20美元。
事件令油價昨日曾單日大跌三成至約30美元,是近30年低位。沙地阿美開市即跌停至10%,沙地股市挫約7%。IHS Markit數據顯示,在油價暴跌後,周一沙地潛在債務違約的保險成本飆升了近70%。
縱觀過去多次石油戰爭,皆是擔心產量減低引致油價急升,工業成本大增觸發經濟放援。惟今次是因增產引致油價大冧,市場擔心的是原油出口國經濟狀況、石油公司倒閉及違約風險。
美能源公司靠發債融資
美國從以往倚靠輸入石油,到近年因開採頁岩油成為輸出國,令其置身於沙俄之爭中。東方滙理銀行新興市場策略師張敬勤認為,美國很多小型企業依賴發行高息債融資,一旦倒閉,金融市場扣扣相連,近垃圾債級別的高息債,會波及其他債務市場,引發信貸危機,昨日市場已對有關潛在風險高度關注。
在整體美元高息債(高風險)中,有一成多為能源公司,評級為BB級以下,近兩日債價已大跌。
ING銀行大中華經濟師彭藹嬈指,沙地牌面是針對俄羅斯,其實另一盤算是掃除美國一批小型頁岩油公司,「自從2014年掃走一批小型頁岩油公司,現在公司又多起來,因為太多細公司,經常減價競爭,當掃淨幾間大公司,到時就可以坐埋一齊傾加價。」不過後遺症是到時股市大亂,謠言滿天飛,單是揣測甚麼基金及銀行借了錢給該批公司,都可引發信心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