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追蹤】
【本報訊】去年逆權運動爆發後,紅色資本擬在港「插旗」增加影響力,最新目標是康文署票務系統及營運服務標書。知情人士透露,騰訊持近14%的中國最大票務網站貓眼娛樂已入標,與多間本地薑一較高下。
記者:梁延宇
購票通(Cityline)負責康文署票務系統及營運服務長達14年,與政府合約即將屆滿,新一期合約於上月28日截標。知情人士指,現時疑有四間公司入標,除貓眼娛樂及爭取續約的購票通外,亦有新世界旗下快達票及本港初創公司iMusic,各間公司擬邀香港寬頻及電盈合作。
據了解,中標公司將於今年11月開始籌備售票業務至明年,並須全數支付投資金額,之後會與政府按每張票價拆賬,合約期繼續為七年。如社會恢復穩定,合約基本上穩賺。立法會文件顯示,現時購票通合約價值約為1.2億元。翻查康文署近600頁的標書,這次票務系統覆蓋範圍包括紅磡體育館、伊利沙伯體育館等共28個場地,標書上亦列明中標公司要防止門票炒賣。
這次中資大舉進軍香港票務市場,其實早見端倪。貓眼娛樂2019年的中期報告明言,「公司現正逐步建立境外電信業務運營的往績紀錄」。雖然招標過程仍未完成,但貓眼早已設網站介紹旗下業務,網站域名雖用上「hk」,但站內卻全用簡體字。
屢捲造假風波
網站亦列明,公司擁有美團、微信、貓眼、格瓦拉等六大流量入口。除了微信,大部份應用程式對港人十分陌生,未知貓眼中標後,市民如何能習慣以這些程式購票。以去年上半年電影票務總交易額計,貓眼市佔率逾60%。分析認為,以港府現時紅色資本優先的方針下,其他對手難以抗衡。
貓眼在內地不時捲入造假風波,最出名是2018年電影《後來的我們》有大量購票後極不正常的退票情況,懷疑協助電影公司谷高票房。貓眼隨即否認,表示惡意退票為「疑似黃牛行為」。
本報向四間入標公司查詢,貓眼未有回應;iMusic表示有份競投,稱提出了多種以創新科技解決黃牛黨的方案;快達票及購票通則不予回應。康文署回應本報查詢指,有關接獲標書及甄選資料不適宜透露,並補充制訂城市售票網新票務系統的招標文件時,已考慮不同持份者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