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大爆發】內地相繼有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後「恢復陽性」。武漢一名病人康復出院6天後猝死,直接死因正是新冠肺炎。當局火速將報道下架,多間臨時醫院收到通知,要求暫停患者出院,有醫院即日起對將出院病人加做病毒抗體檢查。香港專家相信,患者很可能未完全康復,或出現細菌感染。
武漢男子李亮(36歲)上月12日因武漢肺炎入住漢陽方艙醫院,當時症狀輕微,經治療及專家組確認,符合國家診療方案的四項出院條件,包括體溫連續三日正常、PCR測試兩次呈陰性等。
李亮在26日、即入院滿兩星期後出院,並按規定到指定酒店隔離觀察14日。不過,兩天後李開始有口乾、胃脹症狀;到了本月2日更感乏力、站都站不穩,體溫只有35.3℃,當日送院後身亡。據李妻提供的死亡證明,丈夫死因是新冠肺炎,因「呼吸道阻塞猝死、呼吸循環衰竭」致死。
有關報道出街後已被刪,至今仍不清楚李亮是否病情復發。他在2月20日、23日測試結果都是陰性,當時CT影像肺部仍呈磨玻璃狀。有中國疾控中心專家認為,李出院太早:「23日CT仍有典型新型肺炎影像,怎麼兩日後出院?」也有醫生指,在出院標準的四大條件中,考慮CT比例最少。不過漢陽方艙醫院的院長楊星海表示,他們的出院標準較國家更嚴,且經多重審核,但不掌握病人出院後的情況。
倡「三次陰性」才出院
事發後,包括漢陽在內的多間方艙醫院收到指揮部通知,暫停辦理病人出院,「不止我們一家停」。鑑於復發病例多,武漢市江岸方艙醫院對所有將出院患者加做病毒抗體檢查,與核酸檢測互補,提高準確性。
上月有專家公開指,內地試劑盒只有30%至50%的陽性率;廣東14%的患者有「復陽」現象。有內地醫生認為現行診療方案的出院標準過於寬鬆,建議改為「連續三次測試陰性」。
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指出,「復陽」可能是採樣過程不準確;二是內地、新加坡等地多用自製試劑盒,或敏感度不足。香港採購羅氏藥廠的試劑盒較敏感,故出院時間較其他地方長,「可能小小毒都會呈陽性」。
對於內地醫院用抗體檢查補漏,許樹昌認為未必能解決,因通常發病第二周開始有小量抗體,「病毒與抗體有段重叠期,即同時陽性」;最後都是要看PCR測試,「如果PCR敏感度不高,一樣會出事」,認為改善試劑盒的敏感度才是治本之道。
武漢櫻花海無人觀賞
疫情方面,全國個案連續第三日向下,新增141宗個案至80,411宗;死亡個案增約30宗,全部來自湖北。受疫情影響,武漢當地每年吸引大批民眾觀賞的粉紅櫻花海,今年空無一人。
此外,航空客源亦受疫情打擊,深圳及廣州昨晚多個飛往杭州、北京、上海及南京的航班,據稱因上座率不足被取消。
財新網/《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