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研售保險業務大行撐賣產 股價飆13%

東亞研售保險業務
大行撐賣產 股價飆13%

【本報訊】東亞銀行(023)日前披露聘請高盛進行業務及資產策略檢討,券商花旗昨發表報告推測集團3個出售方案,剝離拖累業績的中國業務可能是「李家首選」,整體出售則「最容易執行」,刺激東亞股價升近13%。不過消息稱,放售中國業務暫時可能性不大,反而出售保險業務排在較優先研究之列。
記者:劉美儀

有券商估計,東亞人壽及一般保險藍十字(亞太)保險,若按去年中總股本分別為21.2億元及7.3億元計,假設以相等於2倍市賬率出售,東亞賬面獲利約28.5億元。

東亞昨一度彈升15.8%至接近20元關口,最高見19.98元,收報19.44元,創去年9月以來最高水平,按日升12.69%,亦是09年11月11日(當日升15.2%)以來最大單日升幅,當年升幅是由於大馬富商郭令燦家族旗下國浩集團(053),年內第4次公開申報增持東亞權益所致。

隨時獲利近29億

對於會否考慮出售中國業務或放售保險是否優先,東亞銀行聯席行政總裁李民橋回覆本報說,集團剛開始進行「由上而下全方位策略覆檢」,現階段會否出售資產或涉甚麼業務,沒有進一步補充,要披露的都已於昨日詳述,若有需要會適時公佈。

花旗將東亞投資評級由「出售」上調至「買入」,目標價勁升43%至21元,報告稱集團潛在目標不僅僅出售小型子公司,還包括剝離香港或內地業務,出售東亞中國更可能是李家首選,此舉可釋放本港業務價值,其他選項包括中港業務分開放售、或整間銀行出售。

海通國際則認為,市場對策略檢討反應「不合理地過度熱烈」,不認為會有潛在投資者肯以高溢價購買東亞(中國)或集團其他投資物業,維持對東亞「出售」建議及目標價14元。報告又指,東亞出售附屬的人壽及產險業務存在一定機會,假設以兩倍市賬率放售,按去年中兩項業務總股本計,集團獲利約28.5億元,核心資本充足率推升約1.2個百分點(去年底為15.6%)。

無意售內地業務

消息說,東亞執行主席李國寶兩子——李民橋及李民斌,去年7月才接任聯席行政總裁,分別掌舵本港及中國業務,內地表現雖受經濟周期起跌影響,但已積極轉型,中國肯定是集團核心業務,出售傳聞屬「捕風捉影」,「亦都政治唔正確」。

據悉,是次策略檢討包括業務運作是否需整合重組,其次才是非核心資產出售,東亞附屬壽險及產險是否剝離出售,可以是財顧優先研究之列,幾年前便有港銀高價成功放售,集團近年亦先後出售印尼及柬埔寨銀行少數權益,故放售海外資產也是下一步可行研究。

2016年大新金融集團(440)以相等於業務內含價值逾2.8倍的「靚價」,成功以106億元向內房泰禾集團放售旗下香港及澳門壽險業務;不過由5間港銀持有的香港人壽,其後卻放售告吹,以殺定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