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腦癌非常見癌症,每年新症維持約200多宗,整體能長期存活的病人僅約35%,腫瘤屬惡性的病人五年存活率更只剩5%。腫瘤科醫生指腦癌至今成因未明,治療方案過去十多年沒大改變,近年有生物製藥公司研發出「電場治療」,助晚期患者由16個月存活時間增至20.9個月。
記者:王春怡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曾偉光指出,根據醫管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2017年香港有239人確診患有腦部及中樞神經系統腫瘤,同年有111人因而死亡,發病率過去十多年一直平穩,病人亦未見有年輕化迹象,「惡性腦腫瘤不論是原發性抑或轉移性,大多數患者都是中老年,平均發病年齡在60歲,男女比例差不多」。
曾偉光指,不少人以為腦癌與過份使用科技產品有關,但事實上觀察過去十多年數據,全球或本港腦癌的發病率在智能電話普及後未見明顯上升,估計高風險因素包括經常暴露於高能量游離輻射線、基因遺傳疾病或免疫系統弱,如一些換腎後的病人需服食抗排斥藥物,導致免疫力降低,增加罹患腦癌風險。
腦腫瘤可分為良性和惡性,比例約為7比3,最常見良性腫瘤為腦膜腫瘤,佔良性腫瘤三分之一,生長速度較慢,較多出現在70歲以上老年人身上;另有從耳神經或腦下垂體生長出來的腫瘤,一般可透過手術切除及放射治療控制病情。惡性腦腫瘤則可分為原發性及轉移性,轉移性較多是由乳癌、大腸癌、腎癌或肺癌演變而來;原發性惡性腫瘤則有八成為膠質瘤,當中又有七成屬「星形膠質細胞瘤」,是最難根治的一種腦腫瘤,患者平均壽命僅約16個月。以1至4級惡性程度來說,第1級的病人兩年後的存活率有99%,第2級有66%,第3級有50%,惟第4級就只餘30%存活率。
需日戴18小時電極治療貼
曾偉光稱,逾半星形膠質瘤惡性程度屬第4級,病人五年存活率只剩5%,基本上難以根治,過去十多年醫學界的治療標準都是先以手術盡可能將腫瘤「切乾淨」,繼而同步進行六星期的電療及化療,最後再服用六個月化療口服藥。
不過,至近兩、三年,醫學界針對第4級星形膠質瘤研發出電場治療,原理是利用特定頻率的電場干擾癌細胞分裂,抑制腫瘤生長,並促使受影響癌細胞死亡。臨床研究顯示,病人在進行手術及六星期電療和化療後,在服用化療口服藥時同時接受電場治療,可將病人整體存活時間由單純化療的16個月延長至20.9個月,增加近五個月;五年存活率亦由5%增至13%。
曾指,接受電場治療的病人需要在腫瘤位置準確貼上電極治療貼,每天佩戴18小時,每三天更換治療貼才可達到治療效果,新療法不會增加副作用,惟費用相當高昂,每月療程需約20多萬元,希望將來有多於一間廠商研發該類產品,令成本降低,讓更多晚期腦癌病人受惠。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