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蛋白質 激活免疫細胞 豬柳 豆腐 魚 最豐富

優質蛋白質 激活免疫細胞 
豬柳 豆腐 魚 最豐富

【本報訊】抗疫必須提升免疫力,肉類含有人體不可缺少的蛋白質,適當補充有助提升免疫力,但蛋白質亦有優質與否之分,切勿只求美味亂吃,以免吸收過多熱量導致肥胖問題。營養師指含較少飽和脂肪的肉類如瘦肉才屬優質蛋白質。偏食或跟從單一化瘦身餐單,有機會因營養失衡而削弱免疫力;或因戒吃澱粉質與肉類令蛋白質、維他命B6及B12、礦物質鋅和硒等不足,影響免疫細胞的效能。
記者:鍾麗霞

蛋白質、維他命A、C及E、礦物質硒及鋅等,對維持免疫系統正常運作擔當重要角色,不但有助阻擋病原體入侵,亦幫助表皮細胞屏障修復,令免疫細胞活躍和促進抗體產生。雖然港人一般食物不缺,但未必能吃對優質肉類,尤其容易忽略優質蛋白質。

維他命A、E防細菌感染

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註冊營養師陳星輝指,以一般人常吃的肉類為例,不是每一種都屬優質蛋白質類別,例如炸雞翼、五花腩、豬頸肉等屬飽和脂肪較高,相對蛋白質比例較少的肉類,易於烹調的加工醃製豬肉類製品如午餐肉、香腸、貢丸、煙肉等,蛋白質含量亦相對較瘦肉少,更會額外攝取飽和脂肪及鈉質,因此屬營養價值較低,「同樣係食咗100克,豬柳嘅蛋白質就多過豬頸肉,脂肪亦少好多,所以係較優質」。他建議日常可選豬柳、豬扒肉、豬展肉、雞柳、牛柳等瘦肉,或多吃魚類、海鮮、雞蛋或豆腐等含豐富優質蛋白質的食物。

疫症持續,大部份市民為防感染盡量減少外出用膳,有機會在家多吃了加工食品如罐頭、醃製肉類、即食點心或即食麵等,陳建議可用雞蛋及急凍或冰鮮瘦肉類等食材代替加工食品,並透過利用不同食材配搭,煮出健康餸菜。

多吃蔬果含豐富的維他命A、C、E,其中維他命C有助增強免疫力,維他命A和E則同時可抗氧化,幫助減低細菌感染風險,陳指日常可進食五顏六色的蔬果達至最佳效果,雖然很多人認為食橙最有益,亦有指羽衣甘藍、藍莓等為提升免疫力的超級食物,但與其每日只吃一、兩種被指功效神奇的蔬果,倒不如每日揀選不同顏色蔬果進食,攝取更多不同類型維他命及礦物質,對健康更有益處。

另外,不少市民未必有進食種子類及堅果類食物的習慣,但杏仁、合桃、芝麻及向日葵籽等含豐富維他命E,可適量加入日常餐單。牛油果、純花生醬或芝麻醬等亦屬維他命E豐富食物,但因脂肪量較高,要留意食用份量。他又建議早餐可用約一茶匙純花生醬塗麵包,有助日常攝取維他命E。

比較少人關注的鋅,亦是免疫細胞複製及成長的關鍵之一,並有助傷口癒合及復原,減少外來細菌入侵,故亦要適量吸收,鋅含量豐富的食物包括瘦肉、海鮮、奶類、全穀類、豆或種子類。

為方便市民諮詢營養師,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推出註冊營養師電話輔導服務,可致電:21720727、或WhatsApp:91235306或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查詢。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