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有「清盤王」之稱的德勤中國副主席黎嘉恩認為,在疫情下中小企首當其衝,「現在每星期最少接一至兩單清盤或破產案件」,最壞情況香港經濟難以在兩年內復蘇。
每當經濟危機來襲,亦是清盤官最繁忙時刻。黎嘉恩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疫情對餐飲業的影響最為即時及顯著,「保守估計疫情最快要等到6月才穩定,中小企捱唔捱到都成問題」。若經營環境持續惡化,他料倒閉潮會加劇,引發的連鎖效應亦會逐步浮現於大型企業上,這只是時間問題。
涵蓋零售餐飲物流等
今次疫情打擊甚於2003年沙士,黎嘉恩認為,香港去年開始已相繼受到中美貿易戰、本地社會事件衝擊,再到現時武漢肺炎,負面因素連續出現,重挫香港經濟,「其實經過呢三浪之後,就cover晒大中到中小型企業,全部都受到影響」。
他透露現每周都有一至兩單清盤或破產案件,即使在訪問期間,亦有清盤文件趕着要他簽名,「佢(客戶)未必一嚟到就話要破產或清盤,但就話明希望你幫到佢」。
黎嘉恩指不便透露詳情,但坦承涵蓋眾多行業包括零售、餐飲、酒店及物流等,大多數公司的現金流出現問題,或短期內不能清償債務;他續指,大部份案件並非返魂乏術,「以前係唔見棺材唔流眼淚,如今係一有少少問題就識得(搵人幫),就好似一個人病都會去睇醫生一樣,早啲去睇」。
記者訪問黎嘉恩當日較晚時份,隨即有公開資料顯示,他正處理兩間上市公司個案,其中一項是被政府接管的海航集團旗下海福德集團(442),上周五披露權益顯示,2月26日他與另一合夥人接管74.96%股權;民眾金融科技(279)亦宣佈,2月28日高等法院頒令,兩人獲委任為公司臨時清盤人。
據破產管理署統計數字,1月破產呈請703宗,僅高於2019年每月平均680宗數字,意味最壞時刻尚未來臨,2003年每月平均則有1,841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