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年花258億元民脂民膏的香港警察,自去年6月至今,最少拘捕7,419名參與逆權運動的市民,檢控人數亦最少1,154人。有防暴警員接受外媒訪問,承認大圍捕策略是刻意針對和平示威者。
立法會議員朱凱廸在fb上載保安局回覆,統計去年6月9日至1月23日,警方每日「在大型公眾活動中的」被捕人數。本報根據文件,再翻查今年2月的報道,發現去年6月至今,已最少有7,419人在運動中被捕;單是11.18理大圍城事件,便有1,071人被捕。被捕人士當中,30歲或以下佔逾八成。
立法會議員尹兆堅認為,警方對年輕抗爭者存在「非理性仇恨」,動輒噴椒,甚至警棍扑頭。尹指出,6月時警方拘捕人數較少,數字後來不斷遞升,原因是早期警察仍抱觀望態度,「但後期見到警方記招,加上立法會議員係咁投訴,政府都係用縱容、包庇,呢個某程度係縱容警方更事無忌憚,警察知道自己拎咗免死金牌,有牌爛仔知道自己可以做到最盡,殘害抗爭青年,咪拎佢哋做出氣袋囉」。
前線警:阻嚇策略有效
香港人權監察總幹事羅沃啟發現,警方在衝突現場總是「揀最年輕、最細粒嚟打,當兒童係發洩對象」,而且被捕後通知家長及律師的權益被忽視。他指,現時司法及投訴警察機制失效,保護兒童的法律反而成為欺壓手段,而非以兒童權益為優先。他以前晚太子警民衝突為例,警方報復示威者已到「隨心所欲」地步,「警察濫權係因為政府要依賴警察,睇到整個體制崩解」。
《華盛頓郵報》昨發佈一輯關於香港逆權運動的錄像報道,訪問了一名前線防暴警,承認大圍捕志在阻嚇和平示威者:「初頭諗住平靜,唔得,跟住就TG放題、拉勇武,跟住去到最後就大包圍,連和理非都拉。喺警察角度嚟講,呢啲可能都係未必告得上庭嘅。但係喺和理非角度來講,佢哋俾人拉咗,有機會上庭,呢個已經令佢哋擔心,可以帶到個阻嚇性畀佢哋,所以個策略係有效嘅。」
■記者陳詠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