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突如其來的武漢肺炎疫情,令內地經濟陷於停頓,儘管國家主席習近平指示逐步復工,免損經濟發展,但現實是復工多阻滯。在內地從事成衣貿易多年的港商指,因供應鏈斷裂等原因,令工廠生產力僅恢復20%到25%,料數月後或有七至八成缺乏實力的工廠倒閉。
國家統計局昨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月25日全國採購經理調查的企業中,大中型企業復工率已達78.9%,但小型企業的復工進度仍遠遠跑輸。根據工信部對220萬使用雲平台的中小企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月26日全國中小企復工率為32.8%,有分析稱大中型企業復工率的數據過於樂觀,如富士康等復工率仍相當緩慢。
供應鏈斷裂
在內地從事成衣貿易多年的港人陳先生(化名)表示,每年2、3月是製衣業的淡季,估計有關影響會在5至8月浮現,屆時料有七至八成無實力的廠會因無法交貨而倒閉。陳說,許多大型製衣集團依靠內地毛線,但內地毛廠至今未復產,自然「無米落鑊」。陳續稱,製衣業屬密集性工業,如東莞常平當局原要求工廠在2月10日復產,同時要求工人開工前在廠內隔離14日,但工人並非同一時間入場開工。再者,如復工後出現確診個案,工廠就要全面停工,加上供應鏈斷裂等原因,令工廠生產力僅恢復20%至25%。
「大家都唔知(疫情)幾時好轉,工廠𠵱家已拆緊機,安排搬走……」自疫情爆發,一直留港沒有北上深圳復工的港人張先生(化名),在橫崗製造廠任職多年。他認為所為復工根本是幻象:「深圳要求各廠房向當局申請復工,但要登記人數,又要按要求實施不同防疫措施,例如要準備足夠嘅口罩,工人出入又要登記或量體溫。但當局就限制復工人數,例如800人嘅工廠,就只批大約90人開工,根本唔夠人生產。」
張指,工廠寧選擇繼續停工,「因為佢哋(政府)話,如果有工人染病,要工廠自己負責,咁大家寧願唔復工囉!」張坦承因疫情解決無期,早在柬埔寨設廠的公司老闆當機立斷,「原本打算兩年後先搬,但我哋已經拆緊機」。據他所知,現有港商正覓地在柬埔寨建廠,加快遷廠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