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自救失敗遭政府接管專家︰趁疫出手整頓私企

海航自救失敗遭政府接管
專家︰趁疫出手整頓私企

【本報訊】中國最大民營航空公司海南航空的母企海航集團,近年債台高築頻頻賣產救亡,日前傳出被接管的消息。海航昨對外承認「自救」失敗,在武漢肺炎疫情打擊、資金流動風險加劇下,海南省政府將成立工作組進駐;令人質疑是又一宗「國進民退」個案。內媒消息指旗下的海南航空不會被分拆出售,工作組進駐也不會改變其民企角色。專家相信,中共藉肺炎疫情出手整頓私企。

陷資金危機的海南航空受肺炎疫情打擊,收入雪上加霜。 資料圖片

雖然海航近日已否認接管消息,但最終還要見真章;昨天發佈公告承認自2017年末爆發資金流動性風險以來,海航「自救」仍未能化解風險;加上最新肺炎疫情影響,資金流動性風險加劇,海南省政府派員共同成立海南省海航集團聯合工作組,協助海航度過難關。有指海航旗下的航空資產或被內地三大航企瓜分。惟內媒昨天消息指,海南航空不會被分拆出售,工作組進駐也不會改變海航民企的角色。

擁官方背景的顧剛將出任海航執董。互聯網

負債最少7,805億

新設立的工作組成員均有官方背景,組長一職由海南省發展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顧剛擔任,副組長則有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任清華、中國民用航空中南地區管理局副局長李雙臣、國家開發銀行信貸管理局副局長程功。海航董事會已通過改選,在原有五名董事的基礎上加入顧剛和任清華,合共七名,並由陳峰繼續擔任董事長,顧剛則擔任執行董事長。

如公告所言,在肺炎疫情下的海航壓力重重,據報海航1月客運量較去年同期大跌三成。有海航前高層更稱已欠航油近百億,無力更新航材,「已經到了靠拆部份飛機的零部件補充航材的地步」。不過海航債台高築非一日之寒,去年6月底已負債最少7,000億元人民幣(約7,805億港元),單是去年上半年已錄35.2億元人民幣虧損。

海航負債纍纍源於近年全球瘋狂收購,單是在2015至2017年間,就有40起跨國併購案,交易總額達400億美元(約3,118億港元)。但過度收購令海航傳出被內地監管機構調查,銀行避嫌停貸,海航更承認有資金流動問題,要賣產瘦身救亡。這間全球性大企業昔日借貸擴張的「買買買」,走上「賣賣賣」之路,大舉出售包括紐約曼哈頓第六大道寫字樓、九龍啟德區地皮等。海航董事長陳峰去年11月表示,已處理資產多達3,000億元,包括將港航的姊妹公司香港快運出售予國泰。

林和立:符合習作風

中國問題專家林和立認為,海航過去20年醜聞不斷,海外收購對國內而言不規範,北京早已有人想接管或整頓海航,此次趁疫情打擊航企生意,出手整頓,相信「被國有化」機會很大。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一直主張將國企做大做強,類似海航、安邦等名義上是私企、實質牽涉中共派系鬥爭的企業仍不少,整頓業務、收歸國有符合習的作風,不排除會陸續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