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PMI史上最差上月低見35.7 供應鏈料斷裂

內地PMI史上最差
上月低見35.7 供應鏈料斷裂

【本報綜合報道】武漢肺炎疫情重創中國經濟。國家統計局昨公佈2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低見35.7,比2008年11月金融海嘯時錄得的38.8歷史低位更差,亦遠遜市場預期的46水平。分析稱數據反映內地供應鏈斷裂,經濟活動將延遲恢復正常水平,預料中國經濟出現「V形復蘇」機會渺茫,增加市場對人行本月降準救市的憧憬。
記者:伍詠雯

國家統計局昨公佈,2月製造業PMI為35.7,跌穿50的盛衰分界線水平,按月大挫14.3。各分類指數均錄得顯著下滑,當中生產指數為27.8,按月暴挫23.5;新定單指數為29.3,按月瀉22.1;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為32.1,按月跌17.8。此外,原材料庫存指數及從業員指數分別跌13.2和15.7,顯示內地製造業無論生產、需求和配送等環節,均受疫情嚴重衝擊。

人行降準憧憬升溫

荷蘭國際集團(ING)銀行大中華經濟師彭藹嬈表示,內地PMI數據表現遠差過預期,特別留意到各分類指數均大幅下挫,進一步確認內地的供應鏈呈斷裂狀態。彭藹嬈預料短期內無法恢復正常,「內地工廠陸續復工,但南韓、日本、意大利與美國近日才開始爆發疫情,影響各國出口業,估計內地及全球供應鏈仍陷入斷裂狀態,智能手機和電子產品生產料最受影響。」

她續指,中國官方製造業PMI於3月有機會反彈,但只是因為比較基數低,並非代表內地製造業轉好。彭藹嬈又稱,內地經濟數據疲弱,令投資者對人行本月降準的憧憬升溫,預期將推出惠普性降準措施,針對受疫情拖累的中小微企,料降準幅度為0.5個百分點。

V形復蘇機會渺茫

彭博引述澳盛銀行(ANZ)經濟學家Zhaopeng Xing指出,2月中國官方製造業PMI大幅急挫,進一步顯示內地經濟活動將延後一段時間,才能恢復正常水平。中國經濟出現V形反彈的可能性不大,預期內地政府採取針對性的刺激措施,透過漸進形式令經濟回復。麥格理集團首席中國經濟學家胡偉俊則指,市場普遍將今次武漢肺炎疫情跟2003年沙士比較,但他認為跟2008年相比更貼切,因為今次疫情衝擊經濟程度接近金融海嘯。

事實上,中國官員對於今年首季中國經濟表現亦不太樂觀,而且估算疫情有機會「拖冧」環球經濟。路透前日引述一名駐華盛頓的中國官員指,內地大規模停工,首季經濟將遭受重創,但除非疫情再次惡化,否則最快於次季回暖。若疫情惡化,於多國持續蔓延,將拖累全球經濟急速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