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光正縱橫香港大半個世紀,名義上已退休,但似乎狼性不減,近日出手重組九倉系,聲東擊西私有化會德豐(020),值得探討的是其高明財技手法,如何僅以81.5億現金便可將九倉(004)和九倉置業(1997)直接持有,還可將過千億市值的會德豐據為己有。
話說過去幾年市場一直憧憬私有化的主角會是四號仔,而不是會德豐;有趣的是,在九倉系股份停牌之際,有投資顧問公司United First United Partners極速出報告,指會德豐或會斥資252億元、以每股27.58元提出私有當時市值約600億元的九倉,最終卻擺烏龍。
現時回看,這批自詡專業投資者的「聰明仔」非常耐人尋味,根本沒有看清楚公告,因為會德豐的公告上,停牌原因是「收購合併」;而九倉及九倉置業的停牌原因則是「內幕消息」。加上若然吳光正最終真的私有化九倉,便需與這班已儲貨的人討價還價,添煩添亂,倒不如讓這一班「聰明仔」好好上一課。
說回今次私有化,不是以純現金進行,是計劃向會德豐股東每股派1股九置及1股九倉,另加每股12元,總作價每股71.9元,而吳光正本人實際只需拿出81.5億現金,就達到私有化目的(去年中會德豐NAV為122.6元),做法遠比「市場傳聞」聰明,變相令自己家族持有更多本地和新加坡的優質資產,減持內地資產和與內地旅客關係密切的投資物業。
今次吳光正提出的私有化方法,是協議安排,除了要獲至少75%會德豐獨立股東批准,亦不能有超過10%獨立股東反對,根據公告,吳光正及一致行動人士合共持有69.56%,換句話說,會德豐股東之中要少於3.044%反對、22.83%贊成,才可完成私有化。
私有化是一件難度高的事,當然要有利可圖,而吳光正本人確實對私有化有鋪癮,如2018年也成功把新加坡掛牌的Wheelock Properties(SP)私有化,而正在私有化的Joyce(647),前前後後已提出3次了,有理由相信,今次會德豐私有化若然成功,吳光正隨時還有「續集」在資本市場上演。
十一少
http://fb.com/11mi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