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房】只要實至名歸,一隻鸚鵡都有資格站上頒獎台

【奮鬥房】只要實至名歸,一隻鸚鵡都有資格站上頒獎台

電影雖然某程度上都是商品,但她與一般商品的本質上還是很不同。大部份商品的成功定義就是銷量,多人買的就是好,沒有人買的話,你的質素有多好都沒有意思;但去到電影作品,我們就不可以單憑票房去定優劣,因為電影作品還有其他的層面,例如藝術、技術等等。

票房上好不好可以有很多的原因,有一些本身就為了向藝術層面探索,在商業宣傳上未必太有利的作品,在巿場上未必會大賣,但在藝術上卻有一定成就,我們就需要用另一個方式去表揚她們,否則永遠都只用數字定輸贏的話,電影就會變成純巿場主導了,所以電影頒獎禮是有其重要意義的。另外,透過頒獎禮去提高電影作品的話題性,讓她得到更多觀眾的注意,亦是讓電影更百花齊放的方法之一。

上星期就列舉過香港各個頒獎禮的特色,然而來到新世代,有不少媒體與組織都希望可以再發掘電影中的其他可能性,在傳統的角度以外,對出色的電影創作作出嘉許。「香港電影編劇家協會」早前就公佈本年度除了會如常選出「年度推薦劇本獎」之外,更將會新增一個獎項,名為「年度最佳電影角色獎」。

其實「編劇會」去年已首屆增設「最佳角色演繹獎」,並由電影《淪落人》的黃秋生,及《三夫》的曾美慧孜奪得;然而去到今年,大會認為不同的頒獎禮已經有相關的男、女主角獎,倒不如將獎項再作構思,以「編劇」的眼光重新定義出另一個值得嘉許的角度,去鼓勵出色的編劇及演員,所以就將獎項的重點,由演員的「演繹」,轉向為整個角色的「設計」了。

獎項以角色為單位,由會員一人一票選出在他們心目中該年度設計得最好的角色。這個獎項最有趣的地方是,她不單止不論戲份,而且在角色上更不分男女,甚至不分任何生物甚至「物種」;即是說,除了《花椒之味》中的女主角夏如樹(鄭秀文飾演),可以跨性別與《幻愛》的男主角李志樂(劉俊謙飾演)比拼外,她的對手還可以包括《犯罪現場》內的那隻會講話的鸚鵡,《小Q》裏的那隻小Q,甚至甚至如果《阿拉丁》與《美女與野獸》是香港電影的話,那張會飛的飛氈,以至城堡內的時鐘、茶煲、衣櫃等等等等,統統都可以是對手!<

筆者作為編劇界的中生代,當日知道「編劇會」有這個想法時,是相當之興奮的,因為以編劇的角度來看,我們在角色上的設計,早就男、女、生物、「死物」不分,只要他們在劇本上有一個身份,他、她、牠、它都一樣有自己的生命,我們一樣要付出同等的心力去為他們設計出他們自己的「人生」。

於是在這個機制下,在今屆的入圍名單中,不但有最近幾個獎項的提名常客,如鄭秀文、太保、周冬雨等的角色外,還有動畫電影《大偵探福爾摩斯:逃獄大追捕》的動畫角色福爾摩斯;而公佈名單的時候,大會更表明每個獲提名的單位,是同時包括負責設計這個角色的編劇,與負責演繹的演員(動畫角色就是配音員)。這個獎項,真的很有意思。

撰文:陳詠燊

奮鬥房

《逆流大叔》編劇、導演,寫了18年劇本,自覺最代表到個人思維其實係《追擊8月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