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司法部前日發佈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訂明外國人申請「中國綠卡」的條件及申請程序等,徵詢期截至2020年3月27日。但不少中國網民表態反對,認為申請條件太過寬鬆且模糊。
據新華社報道,徵求意見稿列明,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是永久居留外國人在中國境內的身份證明;永久居留外國人可憑該證證明身份從事相關活動,有關單位及其工作人員不得拒絕;而可申請中國永久居留資格的外國人,包括「在經濟、科技、教育、文化、衞生、體育等領域取得國際公認傑出成就的外國人」、「外國人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推薦」、「因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引進的外國人,如國家重點發展的行業、區域引進並經主管部門推薦的急需緊缺人才等」。
資料顯示,中國於2004年8月開始正式建立外國人永久居留證管理制度,過往申請者多是科技或體育專才、頂尖科研團隊外籍核心成員,甚至是諾貝爾獎得主等。惟不少網民認為,今次徵求意見稿部份條例的條件過於寬鬆,反對進一步降低外國人申請永久居留的門檻。
憂濫收「好吃懶做」外國人
有人反對僅僅只靠婚姻就可獲得中國國籍,亦有人反對以引進勞動力為藉口放寬移民政策。另外,條例規定「具有博士研究生學歷或者從國際知名高校畢業,在中國境內工作滿三年,其間實際居留累計不少於一年」便可申請「中國綠卡」,有網民認為,在外國取得博士研究生學歷不難,而且所謂「國際知名高校畢業」更是模稜兩可。
目前在中國居住的外國人較多來自非洲,此亦最令網民擔憂,即使來自非洲的留學生,也被批評「相當多人好吃懶做,遊手好閒,他們在學校裏天天不學習,住還是最好的宿舍,上學還免費」。
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