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訟勝利】環保人士前天在英國取得重要勝利,成功以《巴黎協定》阻遏全歐洲最繁忙的倫敦希斯路機場增建第三跑道計劃,上訴法院裁定增建不合法,因內閣推動計劃時,未考慮政府簽署協定時抗暖化的承諾,這亦是《巴黎協定》首度被成功引用於官司之中。希斯路一方說會上訴至最高法院,但約翰遜政府不會參與。
裁決後,希斯路機場公司表明上訴,但政府不會參與,運輸大臣夏博思說:「我們的宣言很清楚,希斯路擴建應由業界帶領,讓全英加強環球聯繫和有所提升。我們亦很重視對環境保護的責任。」得直的環保法律機構「B計劃」代表克羅斯蘭說:「顯然政府不能再一邊聲稱信守《巴黎協定》,一邊採取自相矛盾的行動;碳經濟的警號已夠響亮。」
法官:未按法律要求
倫敦希斯路機場是全歐洲最繁忙和全球第二繁忙機場,一年旅客達8,000萬人次;國會2018年以大比數通過以作價140億英鎊(1,406億港元)建第三跑道,原預計2028年落成,每日可多處理700班機升降,但碳排放亦將隨之暴升。
為阻止三跑興建,綠色和平、地球之友、倫敦市長簡世德、地方議會和居民等分別以嘈音、污染和成本高等理由入稟挑戰,去年5月皆被高等法院推翻;各團體不服上訴,前日只有「B計劃」得直。
「B計劃」在庭上指出,《巴黎協定》是政府氣候政策重要的一部份,但內閣在籌建三跑時未有將協定列入考慮,若強行興建,將難以按協定承諾,把全球暖化程度控制在1.5℃ 水平。上訴法院法官林德布盧姆同意這項理據:「內閣大臣應該將《巴黎協定》納入考慮,國家籌劃未按法律要求進行。」
專家:影響遍及全球
荷蘭萊頓大學國際法律專家韋威林克—辛評說,這裁決影響深遠,遍及全球:「法庭首次認可協定中的氣溫目標有約束力。這個目標是根據多項證據而定,暖化若超逾1.5℃ 將有災難級風險,但有些人認為個數字只是理想指標,讓一些國家政府在實際管治時無視協定。」
一直推動反暖化運動的瑞典「氣候少女」通貝里亦在社交網貼文說:「試想想若所有人認真看待《巴黎協定》。」
希斯路機場公司重申,三跑經濟效益宏大,對英國脫歐國際貿易尤其重要:「上訴法院推翻了噪音等理據,除了氣候變化,但這也是可以改善的;我們會向最高法院上訴,有信心可成功。作為最大和唯一的樞紐,擴建希斯路才能實現首相環球英國的願景,我們會以正途達至計劃。」不過,有統計指英國人大多數飛行是為遊樂,僅兩成人口經常飛海外,佔國際航線2/3。英國綠色和平代表索旺諷刺說:「希斯路的公關再怎麼扭六壬,也講不通新跑道所帶來的碳排放,他們的計劃若推行,足以污染一個小國。」
英國《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