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界近日經常引用卡繆小說《瘟疫》的名句:「這一切無關乎英雄主義,而是一種正直。說出來可能會讓人發笑,但我覺得對抗瘟疫的唯一方法就是正直。」
反覆讀着,沒有發笑,只覺悲涼。目下香港,如果正直和誠實是對抗瘟疫的唯一方法,那隱瞞真相、扭曲事實,利用抗疫去達到政治目的之人,就是卑劣至極。悲涼是,這個人竟仍賴在特區之首的位置。
《蘋果》一星期前披露林鄭向北京提交的疫情(小)報告,她至今未作回應。不少人曾經推測林鄭拒絕封關或許是中央意思,但從報告可見,林鄭反對封關不遺餘力,不惜扭曲專家和市民提出封關的意思和動機,「儘管不少市民被這口號式的訴求所誤導而形成一定的主流意見,特區政府堅持不可全面『封關』和不應針對內地旅客的立場。」
事實證明,若政府一早封關,像太古城工程師家族及同事多人感染的個案應可避免(源頭懷疑是農曆新年前後多次往返東莞的外父);而林鄭及後迅速對南韓實施封關的雙重標準,也盡見她之前偷換概念的虛偽和差劣。
整份報告,最能反映林鄭卑劣的還數這一段:「但政治形勢則不容樂觀,反對派一如既往利用這次疫情大力抨擊特區政府,醫療界內的激進反修例份子亦借機鬧事,甚麽『五大訴求』、『全面封關』等的政治口號手段和反修例時同出一轍,網上的中傷、謠言、假消息和『快閃式』的暴力破壞令相關部門在抗疫中面對更大挑戰。令人失望的是建制派並沒有和特區政府站在同一陣線,往往以選舉理由加入批評特區政府行列,而個別建制人士更對行政長官作人身攻擊,行會成員的表現亦強差人意。」
林鄭在人前呼籲「同心抗疫」,背後卻向北京打小報告,狂篤建制、行會背脊,世界上只有她自己(和她的警隊)無錯。更甚者,正當前線醫護在裝備緊絀、人手不足下冒死打抗疫戰,林鄭卻在報告明言會對罷工醫護秋後算帳,殺氣騰騰的說「不應容許害群之馬留在醫院工作」。醫管局也隨即做嘢,開始收集罷工名單,向罷工員工發信,要求解釋缺勤原因。
幸好香港還是有正直的人。瑪嘉烈醫院放射診斷科部門主管馬嘉輝被聯網總監多次要求交出罷工下屬名單,他不但一口拒絕,更請辭部門主管,轉任顧問醫生;有人威脅他若不就範,可控以公職人員行為不當刑事罪名,但馬仍堅持保護下屬。消息傳出震撼院內,醫護憤怒;有人見事件鬧大,才提出挽留。
林鄭將醫護界和市民的意見和訴求跟反送中拉上關係,試圖把自己抗疫無能的責任諉過他人。她的作為反讓我們明白,在極權、威權下抗疫和抗爭根本分不開。我城抗疫能否成功,就看正直最終能否戰勝弄虛作假、操弄權術者的卑劣。堅持正直的人越多,我們就越可能成功。抗疫根本就是抗爭。除罩相見,又多了一重意義。
(隔星期六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