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法抗疫 - 馮睎乾

妖法抗疫 - 馮睎乾

林夕自責介紹了「土法防疫」,慘變蔣麗芸2.0,我覺得不必太內疚,只要不做李居明2.0就好了。相比起大師,蔣麗芸已算有良心,因為她至少談科學,講得不對你還可以駁斥,但李大師卻講所謂「術數」,但求願者上釣,一般人連反駁餘地也沒有。土法防疫雖不完美,但總好過妖法抗疫。

「臨兵鬥者皆陣列在前」這類咒語,在西方文化中有沒有對應例子呢?西方古人篤信神名的力量,認為神的名字不能隨便呼喚。以猶太基督文化為例,上帝的四字神名(Tetragrammaton,即YHWH)是嚴禁直接唸出來的,必須以他字代替,例如Adonai(我的主)。

希臘羅馬人信奉多神,認為眾神各司其職,不同場合就喊不同的神名。為免祭司找錯神,古羅馬人有一本《祈神指南》(Indigitamenta),詳盡標明什麼情況該召喚什麼神。比如要驅除瘟疫,羅馬祭司不必結劍指,但唸咒時必須準確唸出「Averruncus」這個字——它指「消災解難的神」,古希臘人稱之為「Apotropaios」,這大概就是「臨兵鬥者皆陣列在前」的西方魔法版。

古希臘沒《龍珠》可看,除了唸咒還有什麼抗疫大法呢?根據斐洛斯托拉德(Philostratus)的《阿波羅尼烏斯傳》,耶穌的同代人阿波羅尼烏斯(Apollonius)是位能行神蹟的哲學家,當瘟疫在以弗所爆發時,他領民眾到劇院,見到那裏有個看似裝盲的老乞丐。

阿波羅尼烏斯命群眾用石頭擲死他,眾人初時猶疑,不忍向可憐兮兮的老人下手,但阿波羅尼烏斯再三命令,大家終於狠下心腸把石擲向他。此時老者忽然睜眼,滿目皆火,群眾終於認清他是惡魔化身,擲石再不手軟。亂石堆中,老丐像幻影般消失,只剩下一條狗的屍骸。

故事隱喻是「活人獻祭」——殺一個人,救一個城。今天,人祭當然不合時宜,我們不妨這樣解讀:帶來瘟疫的魔鬼不會惡形惡相,它反而喜歡擺出弱者姿態,向全世界乞錢求助。我指的是誰,聰明的你應該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