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茂波公佈的財政預算案,把向市民回水一萬元與警隊258億元開支預算綑綁在一起,令民主派議員及抗爭者面對兩難的選擇。一萬元本是市民在經濟逆境下應得的,反對預算案,可能令數以百萬計的市民失望,但支持預算案,要附加支持258億元黑警開支,又如何啃得落?以現時的政治制度計,民主派議員提出削減維穩費或反對預算案,都難以通過,而「1萬+ 258億」政治預算案一旦獲通過,陳茂波就可以收穫民望、警隊支持,重返特首備胎名單。
政治預算圖謀特首寶座
儘管陳茂波上次向合資格市民派4,000元派到全城怨氣衝天,但今次加碼派一萬元,仍收穫市民掌聲。香港民研的最新民調顯示,預算案公佈後,陳茂波的民望評分為43.5分,比2月初26.6分大幅上升。民調結果也顯示,香港市民真的很容易滿足,也很容易欺騙。政府庫房盈餘,本來就是來自納稅人,在經濟不景時回饋市民是應有之義,市民毋須像中國人一樣動輒去感謝黨感謝政府。
何況,這份財政預算案根本就是政治預算,既有林鄭政府的政治算計,擺明撐黑警、撐親共政團,連派錢時間也要選在立法會選舉前,更有陳茂波的個人算計,他越迴避派錢是否為選特首鋪路的問題,越顯示他處心積慮圖謀特首寶座。
英國《金融時報》去年10月報道,由於香港反送中運動問題遲遲未解決,中國政府正考慮撤換特首,如果習近平拍板,林鄭將於2020年3月下台,並由一名臨時特首完成林鄭餘下的任期。被點名的特首備胎人選包括「一唐三陳」,即唐英年、陳德霖、陳智思、陳茂波。不過,陳智思、陳茂波被指與聲名不佳的林鄭政府關係太密切,因此可能被踢出名單。
中國外交部當時指撤換香港特首的消息是別有用心的政治謠言。但中國有句網絡名言:「謠言是遙遠的預言。」路透社去年11月報道北京計劃撤換中聯辦主任王志民,中國外交部駐港公署也發聲明指報道不實,正提出嚴正交涉。結果有目共睹,王志民上月已被調回北京出任閒職。因此,林鄭如突然因腳痛頭痛下台,實不足為奇,雖然有人不敢、不願接燙手山芋,但有人辭官歸故里,也有人漏夜趕科場,也有人被趕鴨子上架。
維穩費不應打市民荷包
因武漢肺炎肆虐,中共的政治、經濟計劃被打亂,連全國政協、人大「兩會」都延期,林鄭會否在3月下台亦添新變數。奇怪的是,陳茂波在記者會上被追問是否為選特首鋪路、是否有意選特首時,都置若罔聞,與特首辦對篤灰報告的反應一樣,不承認、不否認,反而凸顯其中的政治算計上不了枱面,而且時機敏感,不願貽人口實。
陳茂波昨日在立法會接受質詢時,拒絕分拆回水一萬和258億元黑警開支,還堅稱警方預算合理。如此一邊派錢討好市民,一邊撐黑警鞏固暴政基礎,同時壓制民主派議員,陳茂波所謀豈是保住財爺烏紗帽而已?
香港警隊開支預算暴增近兩成半,當然是因為林鄭政府已淪為中共特色的維穩政府。中共由中央到地方政府維穩費一年已達1.3萬億元,超過軍費,香港的維穩預算也會一年多過一年。但是,這個政府既然不是由港人選出,也不維護港人利益,憑甚麼要市民額外承擔維穩費?如果不能如市民所願,用這258億元向每人多派三、四千元,那麼,林鄭政府的問責官員、行會成員等受益者理應多些承擔,應該減薪以減少財政負擔,也應該捐款成立維穩基金,就是不應該再打市民荷包。陳茂波有這樣的政治智慧、道德勇氣嗎?
李平
周一至周六刊出